4月 15, 2007

網路革命!歐美構思廢舊網 建新網

【聯合晚報/美聯社紐約十三日電】 2007.04.14


國際網際網路經過將近40年才有今天的規模氣候,但美國和歐洲的政府與大學正在積極構思,要廢掉現有的網際網路,從頭另建新網。

這點子聽來有點不可思議,甚至荒謬,但是,自從洛杉磯加州大學教授克蘭洛克首創封包交換理論奠定網際網路連結的基礎,並在1969年首度協助完成兩部機器交換資料以來,網際網路安全江河日下,機動性愈來愈差,傳訊效率逐漸降低,資料儲存成本日貴,整個系統不勝負荷,各方面痼疾纏身,能撐到現在,已是奇蹟,但使用者怨聲不絕,許多人相信,「白板」構想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根本辦法。

白板(clean slate)是西方哲學從亞理斯多德開始的重要觀念,指人性、人心天生不帶內容,像一塊尚未寫上字跡的石板。網路的白板構想,就是重新思考網際網路的根本結構,包括換掉目前使用的連結設備,重寫軟體,但仍然使用現有線路,打造全新的未來。

電腦網路是1970和1980年代,由學術界實驗人員根據互信原則構築,他們大多彼此認識,因此讓共用網路保持開放和彈性,這也是促網路迅速成長的主因。但網路日益擴大,信任原則也為心懷不軌的垃圾電郵和駭客所趁,利用網路沒有內建機制來確定哪些資訊是哪些人發的,為所欲為。

當初的網路設計者並假定電腦都安置在固定地方,用線路連接,想不到後來出現無線上網的筆記型電腦、個人數位助理和其他各種機動裝置。

多年來專家一直想法改善系統來支援機動性並加強安全,卻弄得情況更複雜,影響網路效能,更害自己縛手束腳,無助於保障安全。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有意營造一套實驗研究網路,叫「全球網路革新環境」(GENI),正在透過其「未來網路設計」方案資助多所大學共襄盛舉。國防部和其他政府機構也在探索,麻省理工學院、史丹福、普林斯頓、卡內基美倫和羅格斯等大學,則分頭各自發展這種計畫。歐洲聯盟也透過其「未來網路研究」方案,資助這方面的研究。

研究還在初期階段,至少還得再10至15年才可能結果。建成之後,希望有十年的生命周期。至於錢的問題,美國國科會的新網計畫可能須費3億5000萬美元(約台幣116億元),政府、大學和企業的個別計畫可能要各花三億美元,更換現有軟體和硬體也得數十億美元。

白板構思的成品有兩個應用方法,一是「演化」,就是和現有網路平行運作,逐漸取代之,一是「革命」,亦即「畢其功於一役」,目前看來,演化比較可行。

【2007/04/14 聯合晚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