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30, 2007

Google:撇去廣告"泡沫"的第一品牌

作者:洪宇 發佈時間:2007.04.28 09:39:37 來源:中國經營報


儘管微軟的王者風範依然,但是在媒體環境下,幾乎不怎麼打廣告的Google卻超越微軟,成為2007年全球最具價值品牌。WPP集團下屬的明略行最新的一項調查讓Google再次走紅。

正因為此,此次Google的衝高顯得別具意義。

Google們的到來

Google公司負責市場行銷的副總裁Cindy McCaffrey曾經表示,“我們的搜索網站從來沒有在電視和平面媒體上打過廣告,也沒有在網頁上做過條幅廣告”。

沒有獲知的渠道,卻也不妨礙耳邊總是充斥著Google們的聲音。

Google們的傳播方式,是無論媒體時代多混沌,他們的傳播思路總是有效且簡潔。搜索行業觀察家呂伯望說,這種看似簡單的傳播方式一定是源於企業自身的高效。

企業自身的高效倒也未必,但企業的傳播一定是最能打動消費者的利益點。

史玉柱的新遊戲公司就採取了付給玩家工資的方式來進行傳播。這種傳播方式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有更多的玩家願意加入。而伴隨著選秀節目出現的刷票公司到選手博客或個人網站上發佈“想進入前十名嗎?”這樣的蠱惑字眼,一些經紀公司已經改變傳統捧星方式,打算把錢直接發給真假Fans。

明略行中國區總監張一欣說,品牌價值調查的出發點並不是看企業行銷推廣的投入有多少,投入只是個費用成本,而是看品牌到底能為財務帶來哪些貢獻。

行銷費用可能是個陷阱,品牌贏利的能力才是真諦。而是否又可以理解為,Google們的成功在於,他們看待互聯網不是個人英雄的模式,而是平等創新、平等選擇的模式。

資深觀察家金錯刀說,從Google們的到來可以發現,廣告正在進入3.0時代。廣告1.0時代是原始狀態,公司強調口碑,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狀態;廣告2.0是工業時代,隨著電視媒體的興起,廣告進入爆炸性的增長期,品牌學會了要通過提高覆蓋率來實現銷售的增長。

但隨著互聯網的出現,廣告進入3.0時代,這一時代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切皆為媒體。似乎是又回到1.0時代。

TIVO時代

TIVO是美國一家媒體工具,通過它,可以過濾掉電視節目中出現的廣告。我們現在面臨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時代。傳統廣告已經失去效果,一個顯著的例子就是福特,福特的廣告打得很猛,但其業績卻日漸下滑。

在這個個人即媒體的時代,越是過多的媒體充斥著眼球,其傳播效果就越微小。靠媒體控制的品牌傳播力也大幅度下降,回到原點。因此,無論是Google ,還是星巴克,都在傳遞一個信號,傳媒環境在改變。

無形資產帶來的收益×品牌貢獻率×品牌增長倍數=品牌實際價值,這樣的公式會為許多公司樹起壁壘,原因是大家習慣了用行銷投入比例來計算收益的方式。

張一欣說,品牌價值絕對是以結果為導向,投入卻存在有效和無效之分。Forrester調查機構也指出,48%的消費者相信他們有權決定接收廣告與否,重點是他們有控制權。

Google們會把這種難以量化的控制權理解為產品為消費者創造的體驗。正是這種花在用戶體驗上的時間,決定了它們無需借助昂貴的商業廣告。

在Google的公司裏,Google的品牌推廣無處不在,每一個人——工程師、美工設計師、甚至是餐廳裏的大廚都可以是品牌代言人。張一欣說,品牌是消費者整體體驗的總和,不光是廣告,而是所有與消費者的接觸點。

產品是接觸點、服務是接觸點,不斷發放的新聞也是接觸點。品牌體驗的最終目的就是與消費者產生互動。

我們經常會有因為選擇某一產品難以抉擇而詢問朋友的經歷,因為我們內心已經認定:朋友們的經驗遠遠比廣告更可信。可企業往往忽略的一點,就是朋友的經驗此時就是企業與新消費者對話的接觸點。

當利用Google的搜索可以看到你老闆家中的那條狗時,你是否也為此興奮得發狂。繼而像著了魔一般,逢人就說。讓世界體驗著傳播力量無處不在的驚喜。

實際上,品牌貢獻財務的比率仍是取決於消費者的體驗,消費者在購買或使用中實現的體驗價值直接決定了這一比例的高低。

Google們的門檻

“傳播方式不再重要,企業自有的創新能力和用戶體驗決定廣告傳播的結果”,博客網總裁方興東表示。

金錯刀將新傳媒環境之下的傳播特點歸為幾類:其一是定位賣點,也就是獨特的銷售主張。定位賣點不是要去改變品牌的形象,而是改變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

而張一欣在調查中發現,儘管行業各有差別,但高價值品牌的成功之處皆在於企業對品牌能夠有清晰的定位。因此,無論是Google,還是小作坊式的刷票公司,他們都有著清晰精準的定位,即服務於什麼樣的人,並滿足這一類人的利益心。清晰的定位可以提升企業的傳播效果。

其二是網路行銷,這看上去不是什麼新名詞,但實際上包含著對傳統渠道的顛覆。傳統的渠道,我們估且先稱之為正式的渠道,包括發佈會、廣告、終端等。這是傳統企業慣用的手段。非正式渠道常常被忽視,包括流言、口碑、偶遇等。

10年前的品牌傳播採用的大多是正式的渠道策略,現在則是非正式的。Google儘管沒有投入正式的廣告,但卻花了很多錢在非正式的渠道之上,即口口相授。這也是渠道革命性的變化——“企業發100篇公關稿,都不及用戶的一個抱怨。”

其三是由行銷導向到體驗導向。如星巴克販賣的不是咖啡,而是第三空間;三星販賣的是一種酷體驗;而索愛販賣的則是一種年輕的生活態度。

資深傳媒專家湯祚飛說,不管媒體環境如何複雜,消費者總是在關心他感興趣或者有價值的內容,傳播策略永遠都離不開這種本質,創意的廣告形式也是旨在提升消費者關注的興趣或者強化消費價值的感覺,因為創新和差異化本身就具有吸引力,但本質也是不能偏離的。

新技術在某種程度上為溝通創造了新的環境和機會,廣告主越來越需要理解基於新技術的客觀傳播環境和目標消費者的資訊接觸變化特徵,提供合適的有創意的溝通方式。

方興東說,新的傳播方式,也就是非廣告的傳播方式來自於互聯網傳播的特點,即自身傳播能力下降,用戶傳播能力的主導。對於企業來說,這是新的遊戲規則,不是工具,企業想要更有效的生存必須要去學習。

.tw誰來管 如何管

2007年04月30日 星期一 蘋果日報

最近網路使用者可能很高興聽到.tw的註冊管理費將從今年七月一號起調降為九百元的好消息。但在欣喜之餘,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降價過程是否合理?是否有機會讓消費者參與?是否合乎國際慣例?



費率訂定需嚴格把關
在今日的網路時代,企業、機關、學校、SOHO,甚至個人都可能要申請網域名稱(Domain Name),成立網站提供線上民眾造訪。更多個人在這股潮流中,積極地在各型網站中成立個人網頁或部落格!唯一差別在於絕大多數中小企業或個人,因無法承擔網站伺服器運作、沒有固定IP或不願支付每年九百元台幣的網域名稱費用等因素,而依賴在各型網站中登錄於第三層網域名稱。如果今天網域名稱一年只要幾十元或一百元,科技也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台灣超過百萬部落格主的狀況來看,每個部落客大概都會希望擁有自己的網域名稱,更積極地成為網路世界公民!
但為什麼現階段大家的美夢無法成真呢?問題的根源可能就在.tw的運作單位與管理機制上。.tw的運作單位正是今天交通部與NCC相互認為有管轄權的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依據該單位統計數據顯示,域名註冊量從一九九八年二萬多成長到去年年底,已經超過三十三萬。目前收費標準除了中文域名免費外,其餘的域名都需要付費,註冊費是一次收費(二百七十元到四百五十元),但管理費是每年都必須繳交(主要是一年九百元,個人四百五十元,泛用型一千二百元)。也就是說,每年.tw域名市場規模大約是三億!但值得關注的不是三億的收入,而是這個費率如何訂定的?是否合理?該如何把關?是否顧及消費權益?
首先,經營.tw運作的是透過電信法特許的壟斷單位,因此其費率訂定更需經過嚴格合理的把關與管理,才符合社會公平正義的期待。依據國際間.com模式, Verisign(負責經營.com)一個域名被ICANN規範只能收每年六美元,承銷商透過市場機制,自由發揮,價格從最低每年七美元到每年四、五十美元不等。
而中國在三月七日開始到五月底為止,亦啟動.cn每年一元人民幣體驗活動暨國家域名騰飛行動;其承銷商也是可以自由發揮,不特意規範最終消費價!當然有人說.com市場規模目前有七千多萬(每年仍以近百分之十成長),中國也已經達到近五百萬的市場規模(這幾個月成長超過二倍),台灣無法比照此一機制!但實際網域名稱市場運作機制中,承銷商必須負擔行銷、業務以及實際處理相關程序,其分紅比例大都是七成左右。但.tw由TWNIC訂定消費價,同時規範承銷商分紅比例只有百分之五十,如此沒有違反「公平交易法」嗎?網路部落格主有人提議:「.tw域名運作經營應該透過每五年一次的公開業者招標競爭,不是由TWNIC獨家壟斷,政府等著收規費就好」。



民眾應積極參與討論
筆者是TWNIC創立者之一,曾經高度期盼TWNIC可以繼續以過去奉獻服務社會的初衷與理念!不幸的是,當一個組織開始有可觀收入之後,就會有許多延伸性的問題出現,設立當初設定的機制就會變質,壟斷取得的資源就會產生是否合理、善用的問題,及是否違背「利益迴避」等原則問題。
更不幸的是,主管機關NCC一如筆者過去文章所述,九位委員沒有任何一位具有電信網路產業背景,管理NCC運作如同教授在學校教學,更別談所謂的未來發展與影響!而交通部郵電司也在目前行政院與NCC糾葛中,無法有明確地位來介入。對於影響台灣未來知識經濟發展的電信網路產業發展,若相關單位沒有辦法,運作機制也有困難,台灣民眾應該積極地參與討論.tw的運作單位與管理機制問題,因為這個議題攸關廣大網路公民的利益,也牽涉到我們未來的發展!




作者為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國家資訊基本建設產業發展協進會執行長


吳國龍

4月 29, 2007

無本生意 無「網」不利

【經濟日報/記者 何佩儒】 2007.04.29


在古早年代,如果跟老人家說要做「無本生意」,總會讓人聯想到是去做不正當的生意,鐵定會被罵到臭頭。不過,在網路上透過推薦、分享,讓自己的評價變得有價,如今網路大軍都在做「無本生意」了。

網路家庭的分紅網,目前已有1,000家店家加入,有超過30萬項的商品等待銷售,賣家依照產品的毛利,自行決定要分紅的金額,占訂價比重從1%到50%都有;目前線上所提供的分紅金額,已超過1,500萬元。

網友可以利用轉貼連結,或是轉寄資訊、發表評論的方式,協助商家推銷,一旦推薦而銷售成功,就能獲得不同的紅利點數,並能兌換現金。

當然,聰明的網友,如果知道自己的朋友對一項高價的骨董有興趣,也可以跟他講好,透過自己的推薦購買,兩人再共享折扣。

Yahoo!奇摩購物平台的興奇科技(Monday)則推出的「大聯盟計畫」,號召網友加入商品推薦行列,共同分享利潤。

大聯盟計畫主要突破現行採取廣告託播網路利潤分享模式,會員可以透文字廣告的三種模式,在自己的部落格、個人網頁、討論區,透過個人可自主挑選的各類商品(超過28萬件)、圖像廣告、BBS、留言版等,使用大聯盟計畫所提供的機制,只要推薦引導交易成功,興奇科技便回饋交易金額的3.5%到1%,累積回饋金額滿500元,即可申請匯款至個人帳戶。

不過,網勁科技副總劉彥婷表示,web2.0的概念,是要以消費者為出發點,如果一位網友亟力推薦某一樣商品,其他網友可能懷疑他是不是拿了這家公司的什麼好處,所以網勁希望還是要從網友為出發點,先推出社交購物網站「oBuy敗家達人」。

在這個社交購物網站內,網友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商品,列在自己的敗家清單或許願清單,其他網友也可以參考或提供意見。網勁將在第三季推出「聯合積點」與「行銷網盟」平台,希望為網路商店拓展新的行銷模式。

其實類似推薦的分紅制度,「始祖」應該亞馬遜書店,接著台灣的網路書店博客來,也已從2000年推出這樣的回饋方案,只是書本的毛利率很低,可以提供的回饋金較少,在網路家庭、Google、網勁、興奇加入後,網友銷售大軍即將大舉出發。

【2007/04/29 經濟日報】

網路廣告利潤 見者有份

【經濟日報/記者 黃啟菱】 2007.04.29


web2.0浪潮勢不可擋,網路廣告市場也起了劇烈而有趣的變化。這塊大餅不斷擴大,而且碎裂開來,變成許多小小餅,愈來愈多人能吃到。

廣告向來是景氣的前期指標,若企業對未來的看法不樂觀、最先砍的,就是廣告預算。台灣廣告業已連吹幾年的冷風,五大傳統媒體廣告量年年下滑,網路廣告卻越來越熱,相關業者如網路行銷公司、搜尋行銷公司等也蓬勃發展。

傳統的網路廣告,是以網站廣告為主。網站廣告就是指所有在網路上以曝光計價的廣告,如Banner、Pop-up等。至於關鍵字廣告,則在2004年登台,去年急速火紅。今年,部落客廣告開始興起,廣告主可選擇的,由各大入口網站,蔓延到各種新奇有趣的個人式媒體。

悠立科技副總謝文怡說,web2.0概念興起後,媒體的概念已被顛覆。在過去,只有大型入口網站能掌握網路世界的發言權,以及衍生而出的商業利益,但現在全民媒體興起,每一個個體,都能在0與1的世界中發言,並或多或少的擁有影響力。

有影響力,就有廣告效果。謝文怡說,例如「艾瑪隨處走走」,原本只是一個分享旅遊經驗的部落格,但是隨著人氣愈來愈旺,已經變成廣告主願意下廣告的「媒體」。

傑思媒體總經理楊佳燊,也有同樣的觀察。楊佳燊認為,web2.0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訊息產製者,看到各式各樣部落格的興起,廣告主長期以來對大型入口網站的迷思,逐漸淡化。

廣告主為什麼願意選擇新興的個人式媒體,而非傳統大型入口網站?謝文怡說,價格當然是一大考量,許多中小型企業並沒有太多的行銷預算,買部落格廣告的價格門檻相對低很多。此外,個人式媒體分眾細膩,廣告精準度非常良好。

楊佳燊舉例,美容產品如果選擇專門分享時尚、美容資訊的部落格刊登廣告,雖然此一部落格的瀏覽量不如入口網站多,但因為屬性相同,很容易找到廣告主希望溝通、傳達訊息的網友。

不過,部落格有成千上萬個,又不可能像入口網站有業務團隊專門承攬廣告,此時,居中媒介,將廣告主介紹給調性相同部落格的角色,就很重要。謝文怡說,這對網路廣告代理商來講,是個很好的機會點。

目前已有許多網路廣告代理商開始發展部落格廣告,例如傑思媒體就提供「bloggerads」的介面,部落客可以上網登入,成為廣告媒體,廣告主也能上來,尋找適合刊登廣告的部落格。

部落格廣告商業模式逐漸成熟,網路廣告不再是大型入口網站的專利,只要願意開放、分享,個人式媒體也能享受到廣告利益。

【2007/04/29 經濟日報】

2.0時代來臨 大家來分享

【經濟日報/記者 何佩儒】 2007.04.29


「我用過這個牌子的面膜,保濕效果不錯,不過如果有青春痘的,就不適合…」網路上常可以看到網友彼此分享生活上的小經驗,以分享為出發點的社群凝聚力,已慢慢演變成口碑行銷的一環。

過去寫部落格,也是以分享心情為主,但搭配與內容相關的廣告,既可讓廣告主,更精準的接近目標客戶群,也讓部落客可以拆分廣告費。web 2.0的分享精神,已延伸到利潤的分享。

超級個人

使用過軟體的消費者,不管是買盒裝產品或是網路下載,會發現軟體會有1.0版,就是推出的第一版,經過研發、改善(如果這款軟體賺錢的話),就會出2.0版、3.0版等等。網路產業發展了這麼多年,近兩年來已出現改頭換面式的大改變。

套一句購物頻道的廣告詞:「這改變並非一夕之間,但它真的發生了。」

素有趨勢大師美稱的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說,過去我們看到大組織、大企業的力量,如政府與企業集團,他們所產生的力量很大。但是現在,個人因為有了大量連結的工具(網路),可以變成巨大的個人,也就是一個超級個人(super individual)。

這個超級個人可能那一天到了一家餐廳,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於是在自己的部落格發表,發現也有其他網友有類似經驗,當愈來愈多人發現,這家餐廳的服務太差,自然影響其他網友前往的意願,這家餐廳老闆可能對店裡客人日漸稀少,還摸不著頭緒。

同樣的,用料實在、服務佳的餐廳,也可能因為網友的推薦而一夕爆紅。

台灣科技大學學務長盧希鵬表示,過去的行銷手法是透過廣告公司,把產品形容得完美無瑕,所有的廣告,都讓人恨不得立刻消費。但透過徵詢自己MSN上的聯絡人,或是上Yahoo!奇摩知識+,會聽到來自人類的真實回應,而不再是永遠歌功頌德的廣告詞。

網友為王

在web1.0時代,網站上的呈現,是由網路經營者想像網友喜歡什麼,因此提供這些服務給網友,如電子商務,新聞頻道等,誰的內容好,吸引網友,誰就是贏家。有人說,網路上內容為王。

當內容多到如浩瀚大海時,如何透過精準的搜尋,找到自己要過的資訊,成了兵家必爭之地,Google的爆紅,就是「搜尋為王」的明證。

不過,進入web 2.0時代,網友透過部落格(Blog)可以自己發聲,明星或政治人物可以透過影音部落格(Blog),直接與粉絲或選民溝通。大眾媒體不再是訊息傳播的惟一來源,入口網站上的新聞頻道,可以由網友決定那一條新聞是頭條,還可以自行建立書籤與好友分享。

當有一款筆記型電腦的電池著火冒煙時,坐在冒煙筆記型電腦旁的網友,可以用手機的照相機,拍下現場的照片,上傳到相片分享網Flickr'(已被Yahoo!併購),不到幾秒鐘,相隔十萬八千里的網友,都已知道發生什麼事了。

就算是SNG車到了現場,也要經過拍攝、傳送到電視台的時間,再翻譯成不同的語言,才能讓全球的觀眾看到現場。更不用說,報紙的報導已經是第二天的事了。現在,「網友才是王」。

電子商務

既然眾多網友有了這麼方便的聯結平台,網路活動又如此頻繁,聰明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想到利用社群的力量,幫助網路商店多賣一些商品,於是電子商務市場,出現新型態的商業模式,就是電子商務2.0(EC 2.0)。

包括網路家庭推出分紅網、興奇科技推出大聯盟計畫,網勁科技也推出社交購物平台。

詹宏志說,在社群中,也許有某領域的達人或意見領袖,或是有一些人是很有感染力的,他買了某些東西,別人也會跟著買。分紅網讓這些人的評價、見解,所引發的消費行為也可以分紅。

網勁科技總經理游士逸則表示,在網勁的「oBuy敗家達人」中,每一位網友都是購物專家,可以推薦喜愛的商品,將商品收藏在敗家清單,也可以對商品發表評論,網友可以瀏覽每位達人的收藏清單,一同享有購物樂趣。

你的力量

同樣的,在部落格,過去部落客覺得自己都在寫「心酸的」,分享雖然有成就感,但是許多部落格吸引了眾多網友的目光,不僅持續瀏覽,也與作者有許多互動。

因此Google把廣告的觸角延伸到這樣的網路出版者(web publisher),例如旅遊達人的部落格(背包客棧)就是一例,瀏覽者應該對旅遊行程或用品有興趣,因此在背包客棧旁的廣告,到達目標消費者的可能性大增。

不過,Google希望只是做為連結出版者與廣告主及消費者溝通的平台,因此Goggle希望這些網路出版者加入AdSense計畫,一旦消費者點進去這個廣告,廣告主付給Google的錢,Google也依比率付給者位網路出版者,每累計到100美元,就可以收到Google寄來的支票。

時代雜誌今年將「You」選為風雲人物,因為看到了每個微小的網友,加起來可以發揮巨大的力量,螞蟻搬象也好,聚沙成塔也罷,這樣的超級個人力量,不僅影響媒體生態,也對行銷策略、廣告型態,甚至個人思維產生影響。下一個2.0應該就是「You 2.0」。

【2007/04/29 經濟日報】

4月 25, 2007

EC2.0時代來臨 寫部落格也能賺錢

【聯合報/記者許韶芹/台北報導】 2007.04.25


如果你還在說Web 2.0,就落伍了!現在網路上最流行的詞是「EC(電子商務)2.0」。在此概念下,部落客都可以成為超級推銷員,成功引導網友交易成功就能拿到分紅。

優仕網副總經理陳慶蔚就分析,EC2.0概念在日本已經發展許久。目前日本有六成的網路廣告為純廣告,兩成則是關鍵字廣告,還有兩成就是這種業績抽成式廣告。

看看這幾年日本網路廣告公司的收購案,例如日本雅虎用200億日圓買下Value com-merce、樂天以450億日圓買下link share等業績抽成式廣告公司,就知道這種行銷模式現在有多紅了。

EC2.0概念在台灣大約有五年多的歷史,但是最近一年才廣為被網友們所認識。有網路廣告業者估算,目前曾經因為抽成式廣告模式賺到錢的台灣網友,大約只有四、五百人,和台灣有上萬個個人部落格網站相比,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陳慶蔚補充,很多台灣網友對部落客自行掛廣告,而且從中抽佣的模式無法接受,大多認為過於商業化,或是根本就像直銷業。不過,他也分析,EC2.0的拆帳、抽成提供了另一種廣告行銷想法,最起碼讓勤於筆耕的部落客們有了分紅的誘因,確定了「寫部落格」也是有商機的模式。

【2007/04/25 聯合報】

4月 24, 2007

全球百大品牌 Google今年稱王

陳穎柔/綜合外電報導 工商時報 2007.04.24 

英國金融時報與Millward Brown Optimor合作的全球百大品牌最新排名周一出爐,問世至今僅約十年半的Google之品牌價值在去年達六六四.三四億美元,因而從前一年排名第七,一躍而榮登全球最佳品牌。

品牌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是無庸置疑的,隨著已開發國家自製造業走向服務業、從有形產品為重轉變成以無形產品為重,品牌價值占一家公司之財務價值的比例愈來愈高,全球前五百大企業的無形資產占股東權益的比重穩定上升,從一九八○年的五○%到目前增長至七○%。

Millward Brown Optimor的BrandZ調查同時衡量消費者對品牌的觀感與品牌的財務數據。該調查首先計算一品牌預料產生的所有利潤,然後依據該品牌目前使用情況折現。

現在有更多企業的資產一開始就涵蓋專利、品牌價值等無形資產。Millward Brown Optimor的執行副總瑟東(Joanna Seddon)女士表示,在一個更加扁平的世界,創新優勢不再像過去能延續那麼久,而幫助企業規避競爭的事物變少了,當其它東西平等了,企業所剩惟品牌。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貿易和資金流動更自由之門檻降低,加上科技與全球化,讓品牌更容易就跨越國界,Google是很好的例子。

建立堅強品牌的企業相較於同業擁有較多優勢。以Google為例,該公司目標明確-欲成為世界第一的搜尋及網路服務業者;Google因而捨棄在Google首頁放展示型廣告,這讓Google成功超越雅虎,成為全球網搜業龍頭。

瑟東女士表示,堅強的品牌不只讓企業增加營收和利潤率,更能讓企業對資金作較佳配置,並獲取相關優勢。她說,若你的公司是高盛或微軟,便能募集最好的商學院畢業生,這些人留在公司的時間會比較久,而豐田在債市有借款優勢,若不將之歸因於該公司品牌,實在難做出解釋。

企業若要擦亮品牌,一定要有決心,不貪圖短期利益,Google的創辦人們就堅持無視要該公司達成短期獲利目標的壓力。而全球前十大品牌幾乎都擁有很強的身分認同以及特出的文化與經營模式。

4月 23, 2007

YouTube推中文版 網站硝煙四起

【經濟日報/記者何佩儒/台北報導】 2007.04.23


去年10月Google以16.5億美元收購了影音部落格YouTube;今年初,Yahoo!奇摩宣布收購同是部落格的無名小站。YouTube已展開國際化的規劃,將推出中文版的YouTube,加上無名小站在Yahoo!奇摩的「加持」下,華文web2.0網站市場將掀起新的波瀾。

網路不僅改變消費者的生活,最典型的影響是,網路改變了現有媒體生態:網友的資訊來源透過網路真的達到無遠弗屆。但部落格的出現,更讓網友從資訊的接收者,變成資訊的製造者。

台灣Google工程研究所長簡立峰表示,Google雖然買了YouTube,但目前雙方都還是獨立運作的公司,但在技術上已有部分的交流。

由於Google在台灣已有工程研究所,隨著YouTube展開國際化的過程,在華文市場,台灣工程研究所將提供相當技術的協助。未來在拓展中文廣告方面,也將提供支援。目前在英文的YouTube,已提供Google的AdWord廣告服務。

由於Yahoo!奇摩將在第二季與無名小站進行整併,在原來Yahoo!奇摩的部落格會員,加上無名小站的部落格與相簿會員,屬於「雙強」結合。Yahoo!奇摩也表示,未來希望在Yahoo!的技術協助下,希望把無名小站的服務,推向國際市場。

不管是部落格(Blog)或是影音部落格(Vlog),隨著上網人口的增加,以及網友在網路停留的時間拉長,帶來的是更多的廣告效益。

以YouTube為例,每天有上億次的影片點選量。例如,網友搜尋音樂相關影片,網頁旁出現的就是音樂網站的廣告,會吸引網友前往點選,當然成功購買的機率就變高。

年代數位總經理吳戈卿說,不管是Blog或Vlog,初期都以社群為主。不過除了社群以外,隨著網友的需求增加,網站所提供的服務也會更加多元。不同的 Vlog,加上不同的元素,會產生不同的樣貌。例如隨著Vlog的成熟,I'm TV也將推出個人新聞台、新聞影音網站、企業電視互動平台等。

吳戈卿說,在改善使用者介面後,近三周來,I'm TV的會員數,以每天5,000個新增用戶的速度增加。每天有3,000支影片上傳到I'm TV。保守估計,到年底的會員數,將達到150萬人,所上傳的影片,累積達到100萬支以上。

根據台北市網際網路廣告暨媒體經營協會(IAMA)估算,,去年台灣網路廣告營收37.48億元,今年網路廣告總營收上看50億元。

【2007/04/23 經濟日報】

web 2.0時代 原汁原味的分享

【經濟日報/記者 何佩儒】 2007.04.23


一位棒球名將在進開刀房前,為了不想讓自己穿著開刀服的狼狽相被放在大眾傳媒上一再播放,但想讓關心他的球迷放心,於是決定自己拍一段開刀前的心情上傳到個人的Vlog,讓球迷分享他的心情。

web 2.0時代,不僅僅網友成為新聞的提供者之一,連新聞採訪對象,也可以選擇自己發聲,原汁原味讓關心他的人,可以分享心情,不用經過剪接後可能扭曲的風險。

部落格,堪稱最典型代表…

部落格確實是web 2.0的典型代表,但不是唯一的表現型態。因為sale 2.0、Marketing 2.0也已應運而生。

企業透過網站與網友直接溝通,再由網友把實際經驗與他的朋友分享,過濾掉一般廣告歌功頌德般的用詞,形成一種新的行銷方式。

sale 2.0最近更是在各電子商務網站蔚為潮流,包括提供Yahoo!奇摩購物平台的興奇科技(Monday),推出「大聯盟計畫」,號召網友加入商品推薦行列,共同分享利潤。

分紅網,網友變業務大軍…

電子商務領導廠網路家庭,23日更將推出一個新的「分紅網」,要讓網友成為一支業務大軍。網友針對商品寫評論或給評價,也就是讓自己的見解與經驗,可以變成現金,鼓勵大家一起投入這項網路的「無本生意」。

大聯盟計畫(EC 2.0 Partner Program)是興奇開發一年後,所推出的新服務。主要是讓所有網友、企業都能透過大聯盟計畫,以零成本、零庫存、零風險的方式,加入電子商務(EC)2.0的新紀元。

興奇創辦人何英圻指出,興奇科技以Web 2.0的分享、開放精神為核心,突破以往電子商務經營資本集中、通路專權、一家獨大的老EC1.0模式,將讓商品挑選、行銷策略、販售利潤全面釋放。

興奇科技的大聯盟計畫,主要突破現行採取廣告託播網路利潤分享模式,會員可以透過個人可自主挑選的各類商品(超過28萬件)、圖像廣告、文字廣告的三種模式,在自己的部落格、個人網頁、討論區、BBS、留言版等,使用大聯盟計畫所提供的機制,只要推薦引導交易成功,興奇科技便回饋交易金額的3.5%到1%,累積回饋金額滿500元,即可申請匯款至個人帳戶。

搜尋王,靠消費者做行銷…

台灣科技大學學務長盧希鵬表示,人性是喜歡免費的服務,在web 2.0時代,已不是內容為王,而是搜尋為王。在所謂行銷1.0的時期,是由企業來做行銷;在2.0時代,是靠消費者來做行銷。

盧希鵬說,過去大都數的行銷內容都是透過包裝,永遠是美輪美奐,完美的呈現。在行銷2.0時代,消費者想聽到「人類的聲音」,例如,跟自己MSN線上的好友詢問,或是到Yahoo!奇摩的知識+,尋求相關解答。

可以想見,將有更多以消費者為王的各種2.0會陸續出現,聰明的網友,準備好迎向2.0時代,成為「自己2.0」了嗎?

【2007/04/23 經濟日報】

4月 20, 2007

呼叫廣告,網路行銷第三代

作者:賽迪網 發佈時間:2007.04.17 12:53:47 來源:賽迪網


【賽迪網訊】隨著互聯網影響力的擴大,網路行銷已成為網路界、行銷界所關注的熱點,而網路廣告的評價效果、點擊欺詐等也成為廣受爭論的話題。在困頓中求索,中國網路行銷界引入了第三代網路行銷工具的 代表——呼叫廣告,並以此引爆網路行銷產業的變革。

在近日國家資訊化測評中心和互聯網實驗室聯合主辦的“呼叫廣告,網路行銷第三代高層研討會”上,發佈了《呼叫廣告,網路行銷第三代——2007中國網路廣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這是國內首部系統研究呼叫廣告這一創新網路廣告模式的報告,報告認為呼叫廣告是一種可信好用的網路廣告,是對網路瀏覽廣告和點擊廣告的有益補充,並將大大降低網路廣告的投入門檻,非常適用於注重銷售效果的地區性企業。

報告認為呼叫廣告是繼門戶廣告、搜索引擎廣告之後的第三代網路廣告,是按效果付費的網路廣告模式,即消費者根據廣告上提供的呼叫中心電話免費聯繫廣告主,廣告主根據來電的數量和品質,支付廣告費給廣告商和網站。業界也稱為按通話付費廣告(Pay-Per-Call)或來電廣告。作為繼瀏覽廣告、點擊廣告之後第三代網路廣告的代表,呼叫廣告憑藉其廣告發佈體系、呼叫中心、效果監測體系三大體系,充分體現了需求長尾化、行銷精準化、管理可控化和用戶體驗個性化的網路行銷特點。

呼叫廣告有效地解決了前兩代網路行銷形式的一些難題和弊端,如品牌瀏覽廣告的精準性和效果評測難題,以及點擊付費廣告的點擊欺詐問題等。廣告投入上,呼叫廣告按廣告主與潛在消費者的通話次數和時長計費,按效果付費,成本大大降低;覆蓋範圍上,呼叫廣告通過插件嵌入等方式與各種類型的網站進行合作,形成覆蓋面極廣的平臺矩陣,可以滿足中小企業多種形式的投放組合;效果評價機制上,呼叫廣告依據通話次數來判斷,效果評估非常直觀;廣告效果上,呼叫廣告從精準行銷和安全監控管理方面追求實在的銷售實現,尤其適合以銷售為導向的中小企業或創新品牌;投放手段上,呼叫廣告可實現自主定制、精準投放;作弊防範方面,呼叫廣告通過透明的第三方付費方式和人為干預,大大提高欺詐方式成本;互動性上,呼叫廣告的雙向語音溝通提高了用戶主動參與程度,引導消費者的購買行動,行銷的效果也真正可以準確評價;精準性上,從廣告主的角度來看,廣告主需要選擇特定的區域,或面向特定人群投放自己的產品,在這一點上呼叫廣告可以做到比較精準。

呼叫廣告模式在國外不乏先行者,Ingenio、Google、eBay、MSN 都開始推出類似的服務。而在中國,螞蟻互動是呼叫廣告的首創者和領導者,目前他們依託多家運營商的電信網路資源和2萬餘家網站的媒介聯盟資源,推出了呼叫廣告發佈與效果監測的平臺,前期在教育、美容等行業的試用已經取得廣告主的一致認可,目前已開始全面商用。

本次研討會是在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的指導下舉辦的,二十多位政府相關部門領導、專家、學者、網路行銷先鋒代表參加了研討,與會嘉賓共同探討了中國網路廣告產業發展現狀、困頓與機會,呼叫廣告的創新點、產業位置與價值,以及網路行銷產業的發展趨勢等。與會專家多認為,呼叫廣告能有效規避廣告欺詐的風險,將推動網路廣告產業的變革,促進電信產業的業務創新。

對於會議和報告的立意,國家資訊化測評中心副主任胡建生告訴記者:“中國網路廣告市場巨大,但近年卻增長趨緩,我們認為主要問題是在模式上的欠缺制約了用戶接受程度。我們在對國外的研究發現,呼叫廣告這種模式通過與電信網的結合很輕易的就解決了這些問題,而且讓廣告由廣而告之變成了營而銷之了,非常適合中國現在中小企業主導的市場現狀。”

而呼叫廣告的國內先行者螞蟻互動的董事長高紅冰則笑稱:“我們做螞蟻互動呼叫廣告平臺,就是為了讓廣告主能低投入的、簡便的、信任的投放網路廣告,並能直觀的體會到投放效果,把廣告費用花到刀刃上;也讓消費者更快更直接的了解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或服務;同時為網站主帶來現金流量。”

4月 18, 2007

人氣部落客 廣告費月入萬元

【聯合報/記者許韶芹/台北報導】 2007.04.18


部落客寫文章,也可賺大錢?Google去年底引進AdSense繁體中文服務,讓有些勤於筆耕的部落客可月入上萬元廣告費。Google昨天宣布,未來部落客不用再等美國總部寄支票,付款機制將和台灣本地銀行結合。

部落格安裝了AdSense後,該機制會偵測網站內容,再放置相關廣告。一旦網友點了廣告,廣告主付出的廣告費,就會由Google和部落客拆帳分享。

英國網路行銷專家麥克錢尼,曾靠AdSense一個月賺進19,000美元(約新台幣62萬元)。台灣部落格「我的遊戲口袋」主人蘇千耀,也曾有一個月從AdSense賺16萬元的紀錄。人氣部落客艾瑪、酪梨壽司,也曾在兩周內領到一萬多元的廣告收入。

Google去年AdSense利潤占公司整體收益的比率達39%,約為40億美元。

台灣以搜尋技術起家的宇匯知識在去年也推出類似的服務「酷比精準廣告」,目前已經有86個網站加入,共同分享廣告收益,其中包括不少新聞入口、旅遊、3C網站等。雅虎也有類似的YPN(Yahoo! Publisher Network)服務,但對加入的網站有每月瀏覽人次200萬限制,目前尚未引進台灣。

Google大中國區在線銷售及營運經理周文彪表示,台灣部落格文化和中國大陸一樣發達,他相當看好AdSense在台灣的發展。他說,過去全球網站擁有者所收到廣告拆帳收入皆以美金支票支付,難免有匯兌差異,Google未來將和台灣本地銀行合作,以新台幣支付。

周文彪分析,過去廣告主利用部落客超高人氣刊登廣告,網站平台業者還可以收取廣告費用,但是真正提供內容的部落客卻什麼也得不到。AdSense讓部落客得以參與廣告收入的分享。

【記者許韶芹/台北報導】長期關注網路產業的部落客Mr.6(本名劉威麟)分析,部落格內的廣告剛問世時,確實吸引不少好奇的網友點選,可是時間一久了,新鮮度就會降低。

他建議,人氣部落格自己跟廣告主談判廣告收入,可能還比加入AdSense機制來得高。例如國外知名網站TechCrunch,專門報導小型創業網站動態以及網路發展趨勢,雖然流量不能和大型入口網站相比,但卻是不少國際創投業者造訪的網站。

TechCruch本身的經驗是,每個月從AdSense賺取的廣告收入約為3,000美元,改為自己跟廣告主談之後,一個月的廣告收入就拉高到6到8萬美元。

【2007/04/18 聯合報】

4月 17, 2007

Google廣告網 撒向廣播電台

【經濟日報/編譯楊嘉凱/綜合十六日電】 2007.04.17

搜索引擎Google公司和全美第一大廣播業者清晰頻道通訊公司16日達成協議,將透過後者旗下675家廣播電台,播放Google線上客戶的廣告。圖為位於聖安東尼市的清晰頻道通訊公司總部。
彭博資訊

搜索引擎Google公司和全美第一大廣播業者清晰頻道通訊公司(Clear Channel Communication)16日達成協議,將透過後者旗下675家廣播電台,播放Google線上客戶的廣告,此舉顯示Google的廣告觸角已逐步伸到傳統媒體。

Google發言人克蘭說,這項合作可讓廣告主透過Google的線上廣告銷售系統,競標廣播電台的廣告時段。克蘭說:「清晰頻道讓出一部份廣告時段給Google」,這項合作的營收多數將歸於清晰頻道。

Google Audio全國業務主管希爾斯說:「和清晰頻道達成合作協議,代表Google將長期耕耘廣播產業,並創造影響力。」此外,廣告主也可藉此鎖定特定地區和時段的聽眾,並迅速獲知廣告效應。

清晰頻道廣播部門執行長豪根(John Hogan)說:「這真的是雙贏局面,我們在一個全新互補的銷售平台上,取得全新的廣告主。Google則為既有客戶增添新的廣播頻道。」

去年靠線上廣告創造106億美元營收的Google,去年12月起,開始測試廣播廣告服務,並逐步開始把廣告主納入這項服務。

Google上個月和美國第二大衛星節目服務公司EchoStar通訊公司達成合作協議,現在又和清晰頻道結盟,讓Google的廣告主可以在1,600個廣播電台播放廣告。

Google與清晰頻道達成合作協議,也將鼓勵Google和更多廣播站簽署合作計畫,並吸引廣告主透過Google系統購買廣告。日前,Google才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討論過合作事宜。

Google廣告業務副總裁阿姆斯壯說,和清晰頻道的合作案是Google到目前為止最重要的語音廣告合作協議,我們希望這項合作計畫會刺激廣播廣告銷售量。

不過,合作計畫也面臨一些挑戰,最明顯的是雙方的廣告業務出現重疊。假設既有的廣告主察覺,透過Google可以取得較有利的價格時,勢必嚴重影響清晰頻道的業務。

另外,部分媒體人士也擔心,Google 挾線上廣告的影響力,將主宰廣播電台的廣告市場。

【2007/04/17 經濟日報】

Google壟斷市場? 對手促查

【經濟日報/編譯林聰毅/綜合紐約十六日電】 2007.04.17


Google公司宣布以31億美元併購網路廣告服務業者DoubleClick公司,已引發微軟、時代華納(Time Warner )以及美國電話電報(AT&T)等競爭對手的疑慮,紛紛要求主管單位嚴格審查有無壟斷市場之嫌。

微軟等公司的主管指出,這樁交易將使Google控制蓬勃發展的線上廣告市場。按照美國的標準程序,若企業併購超過某種規模,這項併購案就必須接受司法部或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審查。

本案的爭議焦點是,Google已在網際網路搜尋廣告以及相關的文意廣告市場獨占鼇頭,併購DoubleClick後,這位搜尋巨人勢將稱霸網路橫幅與網站影音廣告市場。

併購消息公布後,上述媒體與科技公司的主管急忙共商對策,並大聲疾呼主管單位要嚴格把關。了解內情的主管透露,參與討論的公司包括維康(Via-com)與雅虎在內,但不清楚這兩家公司是否加入反對陣營。

擁有豐富反托辣斯被告經驗的微軟聲稱,這樁交易將傷害線上廣告市場的競爭,並引發個人隱私的疑慮,因為已是線上廣告巨人的Google,將因此掌控個人消費行為的龐大資訊。微軟法務長史密斯(Brad Smith)說:「Google買下DoubleClick是結合兩家最大的線上廣告供應商,會明顯降低市場競爭。」

AT&T外部與立法事務資深副總席可尼(Jim Cicconi)說:「我們認為真正重要的是,反托辣斯當局應嚴加把關,仔細審查此交易是否使Google獲得市場力量,並進一步擴大實力。」

Google執行長史密特(Eric Schmidt)反駁說:「我們仔細研究過,他們的主張不確實。」Google-Google並強調,公司向來提倡建立蓬勃與健全的線上廣告市場,「我們不認為這樁併購違反競爭」。

Google首先須依據哈特─史考特─羅迪諾反托辣斯改進法(HSR Act),向美國政府申報資料。

【2007/04/17 經濟日報】

4月 16, 2007

灌分享軟體FOXY 個資全都洩

【羅國甫、甯其遠╱台北報導】2007年04月16日 星期一 蘋果日報

點對點(P2P)分享軟體FOXY再度發現漏洞,在搜尋中鍵入「帳號密碼」,竟可找到其他使用者在儲存在電腦內的各式帳號密碼,除了常見的線上遊戲軟體、即時通、ADSL帳號,甚至還有網路銀行的帳號,警方提醒:「裝了FOXY等於告訴別人我的電腦不設防。」



防火牆也擋不了
FOXY軟體日前遭民眾檢舉可以搜尋到警方製作的筆錄,從事資訊業的李恩賜也向《蘋果》檢舉,有些FOXY使用者貪圖方便,把遊戲帳號、密碼用純文字檔儲存,卻忘了只要在線上,這些檔案就會輕易被複製走,尤其網路銀行的帳號、密碼一外流,可能立刻就造成金錢損失。
刑事局偵九隊則表示,FOXY與KURO、EZPeer、Torent等軟體類似,只不過後三者必須指定欲分享的目錄,其他使用者只能在指定的分享目錄內搜尋檔案。
但FOXY就算指定了分享目錄,還是會開放所有的目錄供使用者尋找檔案,「只要安裝在電腦裡,別人就能搜到裡面所有的檔案,非常危險。」
警方說,FOXY有一項更危險的特性,會隨機轉換資料經過的傳輸埠,也因此防火牆無法測知是哪個軟體在傳輸資料,根本無法阻擋可能的危險入侵。因此建議民眾,若有安全疑慮,最好不要安裝這樣的軟體。

4月 15, 2007

網路革命!歐美構思廢舊網 建新網

【聯合晚報/美聯社紐約十三日電】 2007.04.14


國際網際網路經過將近40年才有今天的規模氣候,但美國和歐洲的政府與大學正在積極構思,要廢掉現有的網際網路,從頭另建新網。

這點子聽來有點不可思議,甚至荒謬,但是,自從洛杉磯加州大學教授克蘭洛克首創封包交換理論奠定網際網路連結的基礎,並在1969年首度協助完成兩部機器交換資料以來,網際網路安全江河日下,機動性愈來愈差,傳訊效率逐漸降低,資料儲存成本日貴,整個系統不勝負荷,各方面痼疾纏身,能撐到現在,已是奇蹟,但使用者怨聲不絕,許多人相信,「白板」構想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根本辦法。

白板(clean slate)是西方哲學從亞理斯多德開始的重要觀念,指人性、人心天生不帶內容,像一塊尚未寫上字跡的石板。網路的白板構想,就是重新思考網際網路的根本結構,包括換掉目前使用的連結設備,重寫軟體,但仍然使用現有線路,打造全新的未來。

電腦網路是1970和1980年代,由學術界實驗人員根據互信原則構築,他們大多彼此認識,因此讓共用網路保持開放和彈性,這也是促網路迅速成長的主因。但網路日益擴大,信任原則也為心懷不軌的垃圾電郵和駭客所趁,利用網路沒有內建機制來確定哪些資訊是哪些人發的,為所欲為。

當初的網路設計者並假定電腦都安置在固定地方,用線路連接,想不到後來出現無線上網的筆記型電腦、個人數位助理和其他各種機動裝置。

多年來專家一直想法改善系統來支援機動性並加強安全,卻弄得情況更複雜,影響網路效能,更害自己縛手束腳,無助於保障安全。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有意營造一套實驗研究網路,叫「全球網路革新環境」(GENI),正在透過其「未來網路設計」方案資助多所大學共襄盛舉。國防部和其他政府機構也在探索,麻省理工學院、史丹福、普林斯頓、卡內基美倫和羅格斯等大學,則分頭各自發展這種計畫。歐洲聯盟也透過其「未來網路研究」方案,資助這方面的研究。

研究還在初期階段,至少還得再10至15年才可能結果。建成之後,希望有十年的生命周期。至於錢的問題,美國國科會的新網計畫可能須費3億5000萬美元(約台幣116億元),政府、大學和企業的個別計畫可能要各花三億美元,更換現有軟體和硬體也得數十億美元。

白板構思的成品有兩個應用方法,一是「演化」,就是和現有網路平行運作,逐漸取代之,一是「革命」,亦即「畢其功於一役」,目前看來,演化比較可行。

【2007/04/14 聯合晚報】

Google 再灑千億併影音圖像廣告商

「透過高價策略不讓微軟有機可乘」
【胡健蘭╱綜合外電報導】2007年04月15日 星期日 蘋果日報

Google 動作不斷以宣示稱霸網路市場的企圖,繼去年天價收購YouTube震驚市場後,再度以滿手銀彈優勢,大手筆以31億美元(1023億元台幣)現金收購網路廣告服務商DoubleClick,創Google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收購案。



最大規模
由於Google出價較 DoubleClick原期待的售價還高出5成以上,擊退競爭對手微軟(Microsoft)等勁敵。DoubleClick主要業務內容之一為影音圖像廣告,Google願意出高價收購,顯示其在文字廣告發展之餘,更計劃進一步強化影像等動態顯示廣告(Display-ads)業務,提升競爭力更上層樓。
Google執行長舒密特指出:「我們發現,顯示廣告市場規模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大,這是市場發展型態的重要轉變。」



私募基金大賺660億
DoubleClick於1995年由科技人歐康納(Kevin O’Connor)創辦,1998年股票掛牌上市,2005年由私募基金公司Hellman & Friedman以總價11億美元(360億元台幣)買下,只有Google收購價的1/3。
資產管理公司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羅恩認為:「這是1樁極熱門的收購標的,很明顯的,Google想透過高價策略,不讓微軟有機可乘。」他給予Google「超越市場表現」(outperform)的投資評等。



aQuantive成下一目標
投資機構Merriman, Curhan and Ford分析師菲提可指出:「這個收購案的競爭非常激烈,雖然微軟資金也非常雄厚,不過很多事情不是想得到就一定能得到。」
Google 繼去年以16.5億美元(545億元台幣)買YouTube,進軍影片分享市場後,再高價收購DoubleClick,更奠定其市場領先地位,分析師認為,微軟、雅虎(YAHOO!)等對手為了迎頭趕上,勢必再掀網路業的併購風潮。菲提可預料,DoubleClick的強勁對手aQuantive,會成為下個熱門收購目標。

4月 14, 2007

團購爆錢潮 博客來Yahoo!搶進

買家螞蟻搬象威力大 賣家甘願低價搶單
【郭美懿╱台北報導】2007年04月14日 星期六 蘋果日報

團結力量大,網友透過集體購買與賣家爭取折扣或運費優惠,舉凡菜瓜布、3C產品、汽車都能團購。消費者藉此節省荷包,更有不少店家因團購成名,包括博客來、Yahoo!奇摩等購物網站都加入團購行列,這種消費者省錢、企業主得利模式,時下已蔚為商機。



商機無限
目前團購最熱絡的,首推台大PTT合購版。PTT新聞部站長高嘉瑜表示,網路合購風潮早在數年前就興起,在2004年12月正式成立合購版,至今仍是PTT排名前20大的熱門版,版上同時上網人數常在700~800人。
團購興起,歸功於台灣宅配發達,及網路的推波助瀾,只要BBS站上有人開團、推文,或在部落格上撰寫食記,往往引起風潮。高嘉瑜以當紅的豆穌朋泡芙為例,每天在PTT版上都有數十團合購,而為取得免運費優惠,每團金額至少在2500元以上,為店家帶進的利潤相當可觀。



3C商品食物最熱門
其他如黑師傅捲心酥、星野銅鑼燒、花蓮提拉米蘇等,均是因團購成名的案例,其中花蓮提拉米蘇合購定單,約佔該店總營業額6成,若以年營收2億元估算,合購商機1.2億元。
Yahoo!奇摩公關主任吳苑如觀察,團購族群以辦公室OL(Office Lady)、學生為主,集購標的則以食物、3C商品為最大宗。食物類商品單價低、運費高,網友多藉合購爭取免運費優惠;3C商品則因單價高,集中購買能爭取較大議價空間。
吳苑如印象最深刻的團購案例,發生在自家辦公室,有同事想買可在床上使用的電腦桌,賣家表示只要購買10張就免運費,該名同事透過e-mail簡單介紹商品,最後收到108張定單,最後因數量太大無法出貨。
1張團購定單,遠超過單一客戶的小額定單,因此賣家多願意配合消費者團購需求。BabyHome寶貝家庭親子網在去年10月中旬推出團購服務,市價1490元的1套童書,以近5.5折價格開放團購,結果在1周內創下2400套的銷售紀錄。
創辦BabyHome的泓祐國際技術部經理謝坤宏說,團購價往往破壞市場行情,且低價也未必是購買主要因素,因此BabyHome提供團購的商品,仍以品牌與功能性為考量。
由芝廣科技經營的聯合精品團購網,初期採團購才進貨模式,也就是消費者有集體需求,才找廠商議價、供貨;但標榜「團購」,容易讓消費者認為沒有現貨、不一定成團,反而削減購買欲望。芝廣科技董事長蔡政儒說:「如果商品價格太高,我們吃5個、10個也是太嗆,就會採團購集中購買。」



團購網站專賺價差
聯合精品團購網、BabyHome這類網站均由團購差價產生獲利,一起買團購網則建構購物平台,將有意加入團購的消費者轉介給經銷商,網站則賺取廣告費用。一起買團購網開站2年,標榜商品價格低於賣場價,目前會員數超過2000人,還有消費者團購Mitsubishi房車,折扣最高達8%。其他如 Yahoo!奇摩購物中心推出「集殺」,商品價格隨購買人數增加下殺,例如6888元的衣櫥,湊足8人購買即可降至5999元。

4月 13, 2007

Google手機語音搜尋

免費試用「問」出商家資訊 領先微軟 雅虎
【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2007年04月13日 星期五 蘋果日報
網路搜尋市場競爭激烈,業者不僅要鞏固地盤,還得不斷開發新市場。網搜龍頭Google本周率先測試手機語音搜尋服務,初期完全免費,未來可能配合文字結果及地圖顯示,取代傳統查號台及黃頁電話簿服務。



新推服務
本周開始Google在美國測試全新手機搜尋服務「Google Voice Local Search」,使用者只需撥打「1-800-GOOG-411」,即可動「口」不動手,查詢所需的工商服務,將理想的咖啡店、水電行給「問」出來。



爭取手機廣告收入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Google應用最新的語音辨識技術開發這項新服務,和Google電腦網路搜尋服務一樣,使用者不一定要知道所查找的店名,也可以輸入服務類型、路段、郵遞區號等關鍵字,設定搜尋條件,系統會自動將符合需求的結果一一「報」給你聽。
分析師指出,Google拓展這項新服務的著眼點,仍為爭取手機廣告營收。目前,美國通訊商已大量應用以語音辨識技術開發出的查詢系統,取代傳統人工查號服務來節省成本,不少新興業者更打出免費服務號召消費者,以廣告收入維持利潤。
由於這是目前少數尚未被Google掌控的市場區塊,包括微軟(Microsoft)、雅虎(YAHOO!)也都不敢輕忽,同樣積極布局中。



微軟雅虎競相投入
微軟不到1個月前宣布收購網路語音搜尋技術開發商Tellme Networks,外界臆測收購金額高達8億美元(264億元台幣),未來計劃應用在各類產品上。Tellme專注將語音辨識技術應用在網路市場上,同時也是美國通訊商AT&T、Verizon Wireless的語音查號服務供應商。
雅虎於今年1月推出oneSearch手機搜尋服務,儘管尚未進化至語音搜尋的層次,仍須透過文字輸入才能使用,但雅虎近期也吸收了2位Tellme主管,不排除加入語音搜尋服務的競爭行列,再度與Google交鋒。

4月 02, 2007

廁所免費上網?Google自娛愚人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 2007.04.02

Google於4月1日推出「便所通」上網服務。

網路搜尋引擎龍頭Google於4月1日推出「便所通」上網服務,免費提供DIY套件給網友,把線路穿過馬桶連到污水下水道系統,即可免費享受8M寬頻上網。

可別真的相信了,這是Google的愚人節玩笑。

Google英文版首頁打出免費「突破性」寬頻上網消息,吸引網友使用TiSP。TiSP指Toilet ISP(廁所網路撥接服務),姑且譯成「便所通」。

Google煞有其事發布新聞稿,並提供安裝說明、問答集,使搞笑新聞可信度增加不少。公司創辦人兼董事長佩吉表示,一群地下專業人員研究廁所上網系統已有一段時間,公司副總梅麗莎‧梅爾則說,對於像佩吉那樣常坐在馬桶上思考的人而言,「便所通」無疑是突破性產品。

Google以圖文並茂的七個簡單步驟,指導網友安裝套件,最後不忘提醒網友,安裝完成後上網前要洗手。該公司表示,從安裝到線路開通,只要一小時。 Google免費提供8M上網服務,如果覺得不夠快,可以選擇付費上網,16M月費約台幣330元,32M月費約台幣827元,可說「俗擱大碗」。

「便所通」初期可供安裝視窗XP和Vista的電腦使用,Linux 和麥金塔系統電腦稍後也會通。Google建議,網友最好無線上網,以免出現一家人搶廁所的「不便」。

「便所通」問答集的尾端,Google字樣的g改成馬桶和水箱圖形,呈現整體造型感覺。問答集最後一個問題問說,為何「便所通」是Beta測試版?官方答案是:「便所通」出問題時,可能非常嚴重,真的出事就順其自然。

【2007/04/02 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