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 28, 2007

七成企業行銷預算移到網路 網路廣告錢財滾滾,人才不足

‧30 2007/02/27
在大環境不景氣的衝擊下,網路廣告一枝獨秀,即使2006年受到雙卡風暴影響,仍成長21.77%。台北市網際網路廣告暨媒體經營協會(IAMA)推估,2007年台灣網路廣告市場將成長30.62%,達到新台幣48.96億元。
【撰文/林婉蓉】

網路廣告成長驚人,連奧美廣告都特別成立專責網路行銷團隊,

但他們也不禁要問:「網路行銷人才在哪裡?」

在大環境不景氣的衝擊下,網路廣告一枝獨秀,即使2006年受到雙卡風暴影響,仍成長21.77%。台北市網際網路廣告暨媒體經營協會(IAMA)推估,2007年台灣網路廣告市場將成長30.62%,達到新台幣48.96億元。

什麼是網路廣告?主要分為網站廣告與關鍵字廣告。網站廣告就是我們在網頁上看到的橫幅廣告或視窗廣告;關鍵字廣告則是我們使用搜尋引擎時,付費購買關鍵字廣告的廠商,就會出現在搜尋結果的前幾項。

網路改寫廣告市場

在美國,關鍵字廣告的比重已超過網站廣告,摩根斯坦利研究部門指出,2006年關鍵字廣告達到67億美元,占42%網路廣告市場規模,今後將保持每年25%的成長增幅,到2010年達到158億美元,占網路廣告50%的市場規模。

關鍵字廣告從2004年起才開始在台灣推展,2006年大幅成長100%,IAMA預估今年將成長75%,不過目前台灣網路廣告仍以網站廣告的七成市占率為主。而從2006年10月Google以16.5億美元高價收購YouTube網站,並計畫推出搜尋結果影音廣告,可以發現影音廣告是網路廣告的新趨勢。

從企業主的考量與實際行動,也可看出網路廣告受歡迎的程度。根據Yahoo!奇摩搜尋行銷的「年度企業行銷大體檢」顯示,75.62%的企業選擇在今年將行銷預算投資在網路上,成長率超過三成。甚至有七成以上的企業計畫將行銷預算由傳統廣告媒體轉移到網路。整個廣告市場的大餅沒變大,但是預算的分配明顯地往網路廣告移動。

網路廣告銳不可擋的氣勢來自網際網路的發展,消費者在哪裡,企業下的廣告自然跟進。原本業績陷於瓶頸的范范美國童裝,使用關鍵字廣告後,業績立刻成長二至三倍。「企業主不應該迷信大就是美,接觸到最多群眾,不見得最有效。」該公司總經理章維仁認為,像他一樣沒有龐大廣告預算的老闆,行銷不能亂槍打鳥,必須仔細計算花出去的每分錢所能創造的報酬率。

在這個社會日益多元,消費者愈來愈分眾的時代,廣告主更難接觸到目標消費者,無疑地會增加行銷成本。「現在不像以前打打三台電視廣告和一些報紙廣告就可以了。」奧美廣告副總經理呂豐餘指出,網路就是一個更精準的媒體,現在廣告主從網路廣告的點閱率,就能了解廣告的效益。

數位是未來金飯碗

雖然網路廣告受到矚目,成長率驚人,但IAMA理事長張志弘認為,AC Nielson的調查顯示網路在台灣的使用率達68%,是僅次於電視,民眾接觸最多的媒體,在整個廣告市場獲得的廣告預算卻只有5%的比例,應該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未來,廣告主勢必追逐消費者的足跡,張志弘推估,網路廣告該有的規模至少新台幣180億元,而這個成長力道強勁的產業,正缺乏中階人才。「台灣網路廣告業只剩老的和小的。」張志弘表示,原先基層培養起來的人才,很快被挖角到大陸。

由於網路廣告的崛起,未來需要大量軟體人才與動畫人才,撰寫資料庫程式與製作flash動畫廣告。張志弘建議,網路就是未來,數位是一種不可抗拒的趨勢,而網路架構起數位的基礎建設,想要在未來擁有一席之地,就要敞開心胸,擁抱網路,了解新媒體的趨勢、新科技的技術,最好能以網路為根本,培養自己成為跨界的人才,例如網路加創意、網路加廣告。

2006年中,奧美廣告為了因應網路廣告的趨勢與客戶需求,成立一個專責網路行銷的團隊。奧美廣告業務執行長林恭妃指出,網路行銷人才需要具備行銷的專業知識,並了解網路的應用和技術,然而這樣的「網路+行銷」的人才十分缺乏。「所有人都要有數位思考。」呂豐餘的建議清楚而直接,「往數位去衝就對了,那裡機會無窮,那是未來的金飯碗。」相對地,沒有數位思考的人勢必被淘汰。

【本文摘自30雜誌2月號】

2月 27, 2007

影音網站重金挖YouTube會員 力推2~5成營收分紅

【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2007年02月27日 星期二 蘋果日報
Web 2.0商機逐漸成形,不僅自拍能賺大錢,出唱片也不必仰唱片公司鼻息。在內容供不應求下,新興影音部落格網站近來紛紛以2~5成廣告營收的高比率分紅,挖角龍頭業者YouTube的會員,部分出價甚至高達數萬美元(數十萬元台幣)。

自拍賺錢
而1位MySpace高人氣會員,今天也將在iTunes上發行單曲,創下不靠唱片公司、直接擠入主流通路首例。
新興影音部落格網站包括Metacafe、ManiaTV、Revver、LiveVideo等,持續祭出優渥條件,向YouTube會員招手,逼得YouTube創辦人賀萊1月趕緊宣布將在月內分紅給網友來固盤。
據《紐約時報》報導,Revver承諾分享一半廣告營收給網誌影片製作人,並成功從YouTube挖走熱門網誌《Lonelygirl15》。
YouTube分紅估2成
Metacafe則提供點閱率每1000人分紅5美元(約165元台幣)的條件;YouTube雖不公開分紅細節,但據傳分紅比率為2成。
分析師指出,在內容為王的網路時代,優質的影音網誌製作人愈來愈搶手,不少網民看好商機成形,已把個人網誌當事業經營,然而從主流網站跳槽出去,仍須評估目標網站的人氣,因為網站流量才是廣告金主的首要考量。

網上發單曲成趨勢
據研究機構comScore調查,YouTube仍是全美最受歡迎的影音部落格網站,去年12月訪客高達2600萬人次,人氣領先雅虎(Yahoo!)同類服務的2200萬人次,並與第3名Heavy.com的650萬人次,維持一大段差距。
此外,社群網站MySpace去年好友數最多的會員塔吉拉,也挾個人網誌現有170多萬人設為好友的高人氣,將於蘋果(Apple)影音下載服務網站iTunes發行個人單曲,打破以往唱片公司得瓜分大部分收入的音樂市場生態。
除Web 2.0自製內容外,YouTube母公司Google也積極布局傳統內容市場,將與道瓊社(Dow Jones & Company)、Sony BMG唱片等大型內容供應商聯合發布內容資訊,並共享相關廣告營收。

影音部落格網站會員分紅概況
網站名稱╱分紅概況
◎YouTube
今年1月宣布月內開始會員分紅,據傳比率為2成廣告營收
◎Metacafe
點閱率每千人次分紅165元台幣,最熱門影片價值數十萬台幣
◎Revver
分紅比率為一半廣告營收,挖走YouTube熱門網誌《Lonelygirl15》
◎LiveVideo
重金購買播映權,挖走YouTube紅星Smosh雙人組,分紅比率不明
◎ManiaTV
強調曝光不強調分紅,承諾讓熱門影片在網站首頁曝光作為挖角誘因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

2月 17, 2007

Gmail可直接登錄 Google要衝用戶

何英煒/台北報導 工商時報 2007.02.16 


全球市值最高的網路公司Google昨(十五)日宣布其Gmail免費電子郵件的政策有重大改變。將捨棄既有用戶邀請制度,未來不論是誰只要上網登錄申請就可以擁有一個儲存空間高達2.8G容量的電子郵件信箱。另外,台灣工程研究所所長簡立峰表示,針對繁體中文使用者,還推出了可以下置至行動裝置的Gmail服務。

二○○四年四月一日愚人節,Google宣布提供2G大容量的電子郵件政策,此舉令微軟、雅虎、新浪網等網路公司備感壓力,也紛紛群起效优,也帶動市場上大容量免費電子郵件的風潮。

與其他大型網路公司相較,Google的電子郵件是必須透過邀請的方式才能註冊使用;通常一個用戶可以邀請五十至一百人。該公司昨日宣布,未來只要到Gmail.com登錄免費帳號即可使用,不必再透過邀請的方式。

根據分析機構comScore的統計,到去年十二月份,Google的Gmail全球用戶約有六千萬,雖然一年內有七一%的成長,但整體的用戶數量仍遠落後於雅虎和微軟。雅虎全球電子郵件的用戶數約有二億四千九百萬,微軟約有二億三千六百萬。

Google開放電子郵件可以直接登錄,是否希望再衝刺電子郵件的用戶數成長,值得觀察。但根據外電表示,Google認為開放郵件申請是因為該公司的後端網路的機制、規模可以容納更多的電子郵件用戶。

Google表示,該公司的郵件服務的創新,不只是容量加大這一項,還包括廣告信阻擋功能、搜尋功能,以及主旨方式瀏覽,方便使用者一次檢閱。

2月 07, 2007

玩《虛擬人生》10美元起家 積財3千萬

華裔女化身 網路美豔富豪
玩《虛擬人生》10美元起家 積財3千萬
【蔡筱雯╱綜合外電報導】 2006年11月30日 星期四
網路世界又有線上遊戲玩家致富的傳奇,主人翁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女性艾琳葛雷夫,她在《虛擬人生》遊戲中,靠著9.95美元(約台幣323元)起家炒作房地產,在短短32個月期間虛擬財產翻升十萬倍,依遊戲規則,在現實世界中可兌換成超過一百萬美元(約3250萬元),被稱為「虛擬世界的川普」。


現年33歲的艾琳(Ailin Graef)生長於中國大陸湖北省,與德籍夫婿葛雷夫結婚後,移居德國教授華語,前年3月在丈夫引導下一腳踏進《虛擬人生》(Second Life)線上遊戲。化名鍾安社(Anshe Chung,音譯)的她,以美豔造型登場,從繳交9.95美元入會費開始,起初販賣設計的人物動畫給其他玩家,小賺一筆接著開始買地建屋,生意越做越大。


虛擬資產可換美金
目前她在網上有1089萬坪土地,購物中心、經營連鎖商店,還有自創品牌。今年1月艾琳在武漢設工作室,僱用25名員工為她上線管理資產,美國《商業周刊》、《財星》雜誌,都曾報導鍾安社在網路上的投資成就。
《虛擬人生》有如烏托邦,玩家可在其中聊天互動、消費娛樂、建構家園、發揮創意,艾琳買下小塊土地,分割開發,用電腦動畫加上樹木小河,美化環境,又為不同族群規劃華宅社區,租售給其他玩家,玩家使用的是遊戲貨幣交易,但能向遊戲創設公司兌換成真實美金,艾琳估算手頭資產後,前天開記者會,自稱已成虛擬世界首位百萬富豪。


玩家指靠內線搶地
《虛擬人生》不如著名的打鬥遊戲規模龐大,但已形成獨特文化,估計每天有相當於65萬美元(約台幣2112萬元)的網路交易在其中進行,「國民生產毛額」高達6400萬美元(約台幣20.8億元),真人樂團在裡面舉辦網路演唱會,國際媒體路透通訊社在其中設立虛擬分社,還有德國小報打算辦一份專門報導《虛擬人生》八卦消息的電子報。
《虛擬人生》去年此時只有7萬會員,現在已暴增到170萬居民,新移民能購買的土地卻有限,於是房地產價格節節高升,玩家指控艾琳靠著內線消息搶先買地,趁機大撈,她對此不以為意,她認為「有創意的人在虛擬世界比真實生活中更有發揮空間。」


《虛擬人生》(Second Life)小檔案
創建者:美國軟體公司林登實驗室(Linden Lab)
目前會員:170萬3505人
入會費:基本會員免費,白金會員月費9.95美元(台幣約323元)、季費22.50美元(台幣約731元)、年費72美元(台幣約2338元)
特色:會員可在網路上聊天、消費娛樂、工作、炒地皮,可透過特約網站,將遊戲貨幣-林登幣兌換成美元。
匯率:1美元約兌換250林登幣
資料來源:《虛擬人生》網站http://secondlife.com

Google擬推線上租書 全書瀏覽

【王郁倫╱台北報導】2007年02月02日 星期五 蘋果日報
趨勢難檔 博客來2個月後推電子書
國際書展熱鬧登場,網路搜尋引擎大廠谷歌(Google)正式來台推出圖書搜尋(Book Search)服務,Google圖書搜尋夥伴關係最高負責人Tom Turvey並親自來台,積極拉攏出版業加入電子化搜尋服務,城邦、聯經出版社及網路書店博客來已宣布參與合作。他昨日並透露,2007年Google將推出「Online Access」線上租書及「Full View」線上全書瀏覽服務。


便民服務
國際書展熱鬧開展,適逢Google今年正式來台推動中文圖書搜尋服務,Tom Turvey積極向台灣出版界說明中文圖書電子化服務流程,強調圖書搜尋將有助於提高出版社庫存書銷售,根據統計,約20%網路銷售書籍來自10年前的書,形成所謂的「長尾效應」。


城邦聯經加入搜尋
Tom Turvey透露,2007年Google圖書搜尋將有2大新服務,1是「Online Access」線上租書服務,消費者可在線上租書,付費閱讀書1周,時間過後就無法繼續閱讀,而Goolge還會標示該書「剩下時間」,以利消費者即時把握時間閱讀。
第2項新服務是「Full View」線上全書瀏覽服務。Tom Turvey表示,目前Google圖書搜尋功能只能搜尋到書籍20%資訊,由於部分資訊鎖住,即使30個人各看20%資訊,也無法閱讀完全書,但今年將推出100%全書免費檢索(但不能列印)服務,除可望替出版社增加更多網路廣告收入,他也相信,平面印刷仍有吸引力,全書閱覽後消費者仍會選擇擁有實體書。


全書瀏覽無法列印
Tom Turvey表示圖書搜尋服務透過Google技術帶動圖書電子化,讓全球用戶快速在網路找到目標書,增加銷量,Google也提供生活資訊搜尋服務。


博客來成立新團隊
Google強調,台灣出版社只需提供書籍,運送到美國總部的運費及光學掃瞄電子化費用都由Google負擔,城邦出版社已率先加入圖書搜尋服務。城邦執行長何飛鵬表示,已有1000本書送到美國,1本書電子化約需幾個禮拜。Tom Turvey表示,有出版社正式出版前送樣給Google,讓新書與電子書銷售同步上市。
為加速實體圖書電子化速度,博客來總經理張天立透露已著手成立電子書團隊,以Adobe開放PDF平台技術,開發轉檔系統,協助台灣上百家出版社加速把書籍轉成網路可看的電子書。
張天立表示,2個月後博客來將推電子書服務,出版社只要把電子排版檔傳給博客來,幾天就能協助轉換為電子書,未來出版社加入Google圖書搜尋服務,不再需送書到美國Google總部,將可加速台灣圖書電子化腳步。

超級盃廣告 製片僅422元

【蔡佳慧╱綜合外電報導】2007年02月01日 星期四 蘋果日報
美國體壇及廣告界年度盛事「超級盃」美式足球賽將在周日開打,今年廠商首度捨棄高價廣告製片,改邀業餘大眾投稿。過去30秒廣告製作費約須3千多萬元新台幣,現在只要不到422元,而且創意不輸專業。
廣告兵家必爭的「超級盃」電視轉播時段,今年價格再創新高,最貴30秒約8228萬元新台幣,讓廠商叫苦連天。


向大眾邀稿創話題
「多利多滋」玉米片首出奇招,捨棄昂貴的專業廣告商,改以約330萬元台幣獎金向大眾邀稿,既省錢又創造話題。目前有五短片入圍,其中「享受滋味」篇描述男女因吃多利多滋而互生好感,拍片成本不到422元台幣。觀賞入圍影片可上網www.youtube.com/watch?v=HUFvJNQ0bnM&mode=related&search=。

Google 最有影響力品牌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二十八日電】 2007.01.29
據線上品牌定位雜誌最新調查,網路搜尋引擎龍頭Google蟬連2006年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品牌。綜觀整個結果不難發現,網路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日漸重要。

線上品牌定位雜誌brandchannel.com去年11月和12月間,訪調全球99個國家共3,625位專家與學生,發現Google仍是最有影響力的品牌。這項調查從2001年開辦以來,Google 除第一年排行第四名、2004年排第二以外,其餘四年都是冠軍。

以iPod橫掃全球音樂市場的蘋果公司,品牌影響力和去年一樣排名第二,緊追在後的是去年紅透半邊天的影音網站YouTube,維基百科(Wikipedia)也以後起之秀首度進榜,且一舉把星巴克(Starbucks)從去年的第四名擠下成第五。

這項調查顯示,目前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前五個品牌,有三個是網路業者,顯示網路品牌的重要性繼續攀升。雖然這項調查只詢問品牌專家和學生,未計算其經濟價值,容易引發爭議,但也證明所有「實體世界」的企業,如今幾乎都得透過這些「虛擬品牌」來發表或促銷,拓展市場。

例如在今年拉斯維加斯的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上,不論是Sony或摩托羅拉的新品發表會上,都會見到網路服務供應商雅虎(Yahoo)一起登台。手機製造業龍頭諾基亞要促銷新品,也得找Skype、Flickr和Vox這些網路業者幫忙。

大和證券分析師恩科表示,如今所有創新幾乎都從網路來,而新奇的事物才能吸引新的消費者。

分析師說的更明白。商業和科技顧問業者InCode策略長諾斯壯說:「不妨問問自己,如今你上網的時間,和十年前比起來多多久?現在用行動電話的時間多多少?」

木星研究公司(Jupiter Research)去年統計,網友每周平均上網的時間為14個小時。市場研究業者Wireless Intelligence資料顯示,歐洲、中國大陸和印度等地的消費者平均每天會用手機聊個五到十分鐘。

若以地區來分類,北美的前五大品牌依序是蘋果、YouTube、Google、星巴克和維基百科。亞太地區的前五名分別是Sony、豐田汽車、匯豐控股公司、三星電子與本田汽車。

品牌影響力 Google居冠

【陳怡妏、吳慧玲╱綜合報導】2007年01月28日 星期日 蘋果日報
亞太則偏重實體商品 新力稱王
網路品牌對人類的影響力大過實體商品品牌。據「品牌頻道」(brandchannel.com)昨公布的網路民調結果顯示,全球最具影響力品牌前4名都是科技公司,搜尋引擎巨擘Google壓倒蘋果集團蟬聯冠軍,影音網站YouTube跟線上百科全書「維基百科」首度進榜就衝上第3、4名。亞太地區則由新力稱冠。


全球調查
品牌頻道網站去年11、12月間邀請讀者票選「2006年對人類生活影響最大的品牌」,共吸引99國逾3600名網友投票。隨民眾使用網路時間日增,網路品牌影響力直線上升,藉iPod賣翻全球的蘋果差點不敵來勢洶洶的YouTube,僅以些微之差保住亞軍頭銜。全球前五大僅第5名「星巴克」連鎖咖啡品牌不是相關網路品牌。


星巴克排第五
台灣星巴克對此結果表示與有榮焉,指顯然營造家庭與工作以外的第三生活空間的用心,獲得消費者認同。
亞太地區排名則與全球大異其趣,除了新力穩坐冠軍寶座,第2名是企圖成為全球最大車廠的豐田汽車,匯豐銀行躍居第3,南韓三星和日本本田汽車則分居4、5名。台灣新力公司公關協理蔡宜凌說,新力產品強調個人娛樂,要給使用者更好的使用經驗和服務品質,「各類產品也獲消費者認同。」


受訪年齡不均
但這些品牌對人類生活影響有好有壞,日本新力的手機、數位相機、PS3遊戲機均曾引起全球搶購,但去年也傳出其筆記型電腦電池有起火之虞,導致全球大規模回收。
政治大學廣告系教授鄭自隆說,全球最有影響力品牌以網路品牌居多,亞太區則以實體產體品牌居多,「顯示亞太區網路使用頻率和程度不及全球平均。」他說,顯然亞太區民眾習慣由實體產品面來看其對產品和品牌的認知。


「品牌頻道」網站民調最具影響力品牌
◎全球
1.Google(谷歌)
2.Apple(蘋果)
3.YouTube
4.Wikipedia(維基百科)
5.Starbucks(星巴克)
◎亞太
1.Sony(新力)
2.TOYOTA(豐田)
3.HSBC(豐銀行)
4.SAMSUNG(三星)
5.Honda(本田)
資料來源:品牌頻道網站brandchannel.com

自毀電郵 看完就消失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紐約VaporStream公司最近推出「自毀電郵」技術,讓電子郵件在收信者點閱之後自動消失,絲毫不留痕跡。

要使用自毀電郵服務,寄信人與收信人都得繳交一年廿英鎊(約台幣一千三百元)的註冊費。

寄信人只需使用普通的電子郵件地址,但是他寄給特定收信者的郵件會通過一個特殊網站,此網站會把寄信人與收信人的名字抹去,電郵經過初次閱讀,就會自動消失。

這種自毀電郵無法複製、轉寄與編輯,在雙方電腦上也不會留下任何線索。VaporStream表示,知名企業需要這種自毀電郵保護商業機密,但從事不法勾當的人也可能利用自毀電郵隱藏見不得人的通訊紀錄。

這家公司的共同創辦人兼技術長阿米特‧沙說,使用這種不會留下紀錄的電子郵件很像打電話,但是卻有電子郵件的便捷。

【2007/01/26 聯合報】【聯合報/編譯王先棠╱報導】 2007.01.26

小錢拼致富 Web 2.0網站熱潮難擋

【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2006年12月07日 星期四 蘋果日報
創業基金門檻低 靠信用卡也能一搏
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日前獲Google以16.5億美元(約台幣541億元)收購,並榮膺《時代》雜誌「年度最佳發明」,奠定新一代Web 2.0網站里程碑。這些新興網站打破前一波網路狂潮砸大錢「快坐大」(Get Big Fast)才能生存的迷思,以服務至上、網站屬於所有人的觀念興起,自然以人潮帶來錢潮,繼而成為傳統媒體或龍頭網站的收購目標。


新里程碑
由於Web 2.0主要特色在於使用者不再被動接收資訊,反而躍居內容提供者與管理者,為服務加值,會員參與度愈高,網站就能凝聚更高人氣,增加廣告籌碼。
和第1代Web 1.0網路狂潮較不相同的是,Web 2.0創業者本身多半就是網路迷,經營網站如交友,創業基金門檻很低,多不倚賴創投基金,靠著1張信用卡也能在車庫裡催生,加上使用者至上的革新概念,著實給老前輩及創投業好好地上了一課。


主打使用者至上概念
目前知名Web 2.0網站如YouTube、MySpace和維基百科等創辦人,共同特點是創站初始都不是以「上市」(IPO)為首要目標。YouTube創辦人兼執行長賀萊認為,Web 2.0服務高度仰賴使用者參與為服務加值,創業者應該先催生服務,必須測試出深具利基的產品,再一步步規劃具體事業計劃,不要一開始就急著拿簡報尋找金主。
Flickr創辦人伯特菲爾德指出,Web 2.0經營者必須對自己提供的服務抱持熱忱,儘管不必和錢過不去,非得標榜非營利,但以賺錢為唯一目的的網站,通常不太成功,要讓員工、顧客、供應商皆大歡喜,對服務有信心,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對自家服務得抱熱忱
MySpace創辦人德沃福也認為,社群網站成功關鍵在於,經營者對共同價值與規範永保真誠,在維持品牌識別度的同時,盡力想辦法改善使用者生活,為服務加值,不要強塞硬灌,逼他們接受不想要的商品。
在創業成功之後,研發wiki共筆技術的JotSpot創辦人克勞斯開玩笑說:「就等Google來買了。」不過他強調,一心等人收購的公司,反而不會有人來買,經營者必須專心把網站打造成可獨立經營的成功事業體,愈沒有出脫必要,就愈會成為併購大熱門,出發點仍不能老想著賣錢。


仍須面臨泡沫化洗禮
這些Web 2.0企業創辦人多半完全不吸收外來資金,或者僅分配有限投資額度給創投公司,一旦創業有成、公司行情飆漲時,創辦人多半囊括大部數資本,往往身價一夕暴漲成為千萬(美元)富豪。
儘管連JotSpot創辦人克勞斯都同意,Web 2.0勢必也將面臨泡沫化洗選過程;但創投公司Emergence Capital創辦人瑞特認為,由於他們不像前一波網路公司那樣燒錢,就算不幸泡沫化,對整體市場衝擊也不會太大。
《紐約時報》指出,伺服器是Web 2.0創業最大開銷,但初期每月也只需要幾百美元租金,用小額貸款就可以維持,如YouTube一開始也是靠創辦人陳士駿用卡債養大的。
Web 2.0影響力無遠弗屆,連軟體龍頭大廠微軟(Microsoft)已宣示,未來10年都將押注在相關服務上;半導體龍頭英特爾(intel)則與Six Apart等網路軟體公司結盟,計劃推出Web 2.0商用軟體工具「SuiteTwo」。
網路大廠美國線上(AOL)執行長米勒索性在月初舊金山第3屆「Web 2.0高峰會」上,甚至宣告入口網站「已經過時」,其他科技業代表與專家也一致同意,Web 2.0潛力還沒有完全發揮,一旦突破「全球認證機制」等技術瓶頸,解決資訊「可信度」的問題,還將創造更大、更具體的商機。


蘋果小辭典
Web 2.0
「Web 2.0」為媒體公司O'Reilly於2004年創造的新名詞,和Web 1.0網站經營者即為主要內容提供者不同的是,Web 2.0為各類透過所有使用者共同創作、分享而建構的第2代網路服務,如社群網站、維基共筆(wiki)及通俗分類(folksonomy)等,易於激發網友高度參與感,為服務內容加值並吸引更大流量。

廣告迫下載軟體 雅虎挨告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2006年09月15日 星期五蘋果日報
為抗議雅虎等中國網站,常常強迫網友下載某些與廣告商合作的「流氓軟體」,中國反流氓軟體聯盟11日在北京正式控告雅虎中國公司,並且把其母公司阿里巴巴列為第二被告。這是繼4日狀告中文搜索引擎中搜公司(zhongsou.com)後,反流氓軟體聯盟掀起的第二起官司。該聯盟發言人表示,將不計任何阻力,對中國境內涉嫌製造流氓軟體的公司逐一提出訴訟。



聯盟提告各界聲援
對此一事件,雅虎中國表示,雅虎搜索從去年八月開始,就提示網友可下載安裝反流氓軟體,雅虎旗下的軟體已不具備所謂流氓軟體的特徵。中國所謂「流氓軟體」,從技術上講,包括惡意廣告軟體(ad ware)、間諜軟體(spy ware)、惡意共享軟體(malicious shareware)等,都處於合法商業軟體和電腦病毒之間的軟體。這些軟體會給用戶帶來種種干擾,這些程式的共同特徵是未經用戶許可,就強行潛伏到用戶電腦中,而且此類程式無卸載程序,無法正常卸載和刪除,強行刪除後還會自動生成。
反流氓軟體聯盟以小蝦米之姿對抗網路巨擘的作為,已經博得廣大中國網民的喝采,同時也獲得各地律師界的奧援。

男迴紋針換屋 歡喜入厝

【栗筱雯╱綜合外電報導】2006年09月03日 星期日蘋果日報
花一年時間用一枚紅色迴紋針輾轉換得一幢兩層樓房子的加拿大青年麥唐納,日前已遷入新居。新居所在地薩克奇萬省吉卜齡鎮昨利用勞動節周末連假,為他舉辦正式的喬遷派對。
這可能是以農維生的吉卜齡鎮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派對。鎮民前天老早準備妥當,要讓大老遠從蒙特婁搬來的麥唐納感受鎮民的熱烈歡迎之意。
麥唐納一年多前在網路上玩起幼時常玩的以物易物遊戲,過程趣味驚奇,使他成為傳奇人物,媒體競相採訪,引起吉卜齡鎮注意。今年七月鎮民用一棟建於1920年代的老房子,向麥唐納換得一齣電影中有台詞的角色,以求增加小鎮知名度。麥唐納意外之餘欣然同意,小鎮與麥唐納雙雙完成心願。


「可能在此終老」
麥唐納日前在部落格(www.oneredpaperclip.blogspot.com)裡邀請所有參與或關心這項活動的人參加派對。他與女友搬到鎮上居住後似乎非常滿意:「我覺得自己有可能在此終老。這兒每個人都很和善。」接下來他計畫把這段經歷寫成書,作為紀念。


迴紋針以物易物換房子事件簿
˙起迄:2005/07/12~2006/07/12
˙行腳:加拿大蒙特婁、溫哥華、洛磯山脈亞克鎮、薩克其萬省吉卜齡鎮;美國西雅圖、麻州安赫斯特、加州聖克里門、紐約
˙過程:紅色迴紋針一枚→魚形原子筆一枝→陶製門把一個→露營烤爐一組→發電機一架→啤酒桶與霓虹燈招牌→雪地機車一輛→貨車一輛→唱片合約一份→鳳凰城住宅免費住一年→與搖滾歌手艾利斯庫伯共度一個下午→雪景球一只→有台詞電影角色一個→兩層樓房屋一棟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我是讀者,也是記者

大眾媒體時代退位,個人化、參與式媒體的時代來臨。從單向到雙向、被動到主動,訊息不再是一對多,由媒體向受眾單向傳播,而是由受眾裡的成員向其他成員(member to member)相互連結、表達、溝通。
【文/蘇育琪】 ‧天下 2006/07/04

訊息內容的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界限愈來愈模糊,未來,人人既是內容的生產者,也是消費者。


匯話(conversation),將成為新媒體的核心價值觀。

未來的媒體,會變成什麼?現有的媒體,如何轉型變身?

人人參與的新媒體時代,將為媒體產業和整個人類社會帶來哪些深遠的改變?

本刊獨家刊載《經濟學人》專題報導,提供解讀新媒體革命的趨勢分析。


我們正逐步向一個全新的紀元邁進。這個新紀元,可稱做個人媒體或參與式媒體的時代。


青少年及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尤其在富有國家),對這個新文化早已十分熟悉。去年十一月,「皮優網路及美國生活計劃」發現,美國青少年中,有五七%會自行製作文字、圖片、音樂、影像等內容,放上網路。加州未來研究院的主任保羅.沙佛指出,在這個新的媒體文化中,人們不再被動地「消費」媒體(從而被動地消費廣告),而是積極地參與媒體,製作各種形式、規模的內容。這未必意味著「人們將會編寫自己的報紙,」著名的部落客傑若米.查瓦尼認為,「他們做的,可能簡單到像為吃過的餐廳、看過的電影打分數,」也可能複雜到拍攝家庭錄影帶。


這個趨勢,對媒體的傳統經營模式,將造成莫大的衝擊。過去,媒體靠吸引大量讀者/受眾以販售廣告。但在新媒體紀元,出現大量受眾的情況不多,通常數量很小,甚至稀少。


在過去,少數幾家資金雄厚的媒體巨人爭奪受眾;未來,將是小公司或個人的天下。他們會彼此競爭,但更常相互合作。


在參與式媒體中,受眾和媒體人的界限十分模糊,甚至消失了。部落格搜尋引擎Technorati創辦人大衛.施弗瑞指出,過去一對多的「演講」(也就是媒體公司單向對受眾傳播),將轉變成「受眾之間的匯話」。


從「演講」變「匯話」


和之前的媒體革命一樣,這一波革命最早顯現的跡象,是新奇的語彙。二十世紀初期,《曼徹斯特衛報》的發行人查爾斯.普瑞斯維奇.史考特(也就當時的主流媒體人),看到「電視」這個名詞,十分震驚。對他而言,這個字「看來一半像希臘文,一半像拉丁文——絕對不會有什麼好事。」


今天的主流媒體人,面對的新名詞更是特異。韋氏(Merriam-Webster)字典在二○○四年選中「部落格」(blog)為年度風雲字彙。二○○五年,新牛津美國字典選了「播客」(podcast)。下個中選的字,很可能是「維基」(Wikis)、「影誌」(vlogs)、「虛擬實境」(metaverses)或是「民眾分類學」(folksonomies)。


這個革命的最大變革在於,今天的年輕人,以及未來的大多數人,將會自己決定什麼是可信或有價值的資訊。他們有很多的奧援——可以靠專業編輯人士的協助,也可以透過新的過濾及協力技術,結合眾人的智慧,集體合作。「舊的媒體,只有一個事實來源;新的媒體模式則是有許多的事實來源,我們一起來尋找分辨,」為維基開發軟體的JotSpot創辦人裘.克勞斯表示。


未來研究院的沙佛表示,媒體革命帶來的最大好處,是啟動爆炸性的創意,各式的觀點百花齊放,規模之大,就像五億三千萬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炸,引發物種數量的激增。「我們正步入一個文化豐盛、選擇無限的新紀元,它的規模之大,前所未見。這個時代最強的產業驅動力,將是同儕創作,」《連線》(Wired)雜誌總編輯克里斯.安德森指出。


主流媒體的傳統價值一向在於旁觀,但在參與式媒體時代,匯話(conversation)將成為新的核心價值。「主流媒體只要一不小心,就會搞錯方向,」哈佛大學柏克曼中心研究員大衛.溫柏格警告,大家必須深切體認到這種差異,因為這波新媒體革命「不只是出版現象,更是社會現象。」


【天下雜誌349期】

Nike與Google聯手推出Joga.com足球社群網站

耐吉和Google 聯手複製MySpace.com成功經驗
為了贏得運動用品市場的第一寶座,耐吉(Nike)與愛迪達(Adidas)對今年的世足杯可說是磨刀霍霍,除了大筆的廣告、球員贊助外,耐吉還有一步奇招,那就是Joga.com...
作者:何宛芳 ‧數位時代雙週 2006/06/14


「街坊鄰居的小孩,與舉世知名的足球門將在社區天井的球場對戰,直到媽媽扯破喉嚨對著窗外大喊小孩回家吃飯,才讓球賽暫告段落」,看著愛迪達這一系列以「impossible is nothing」(沒有不可能)為主題的廣告,搭著愛迪達成為二○○六年世足杯正式贊助伙伴(official partner)之便,成為獨家占據全球約兩百八十億世足賽觀眾目光的運動品牌廣告時,運動用品製造商龍頭耐吉自然也沒閒著,為了保住運動品牌龍頭寶座,「決戰世足」已成為耐吉面臨愛迪達大軍追趕的關鍵戰役。

除了大手筆贊助包括巴西、克羅埃西亞、葡萄牙、荷蘭、韓國、美國、墨西哥、澳洲共八隊世足杯國家代表隊之外,精通品牌行銷的耐吉近日還出了一步奇招。

早在今年三月十五日,耐吉與網路搜尋龍頭Google異業結盟推出了全球第一個鎖定足球狂熱族群的社群網站joga.com,以十四種語言、支援一百四十個國家的大動作,吸引全球球迷注意,希望藉著社群經營,與耐吉的鎖定客群進行長期地溝通與對話。


決戰龍頭關鍵在此一役

愛迪達在今年年初以三十八億美元收購了運動大廠銳跑(Reebok)之後,在全球市占率上,可說是如虎添翼、坐二望一。根據市場行銷調查公司NPD所公布的數字,愛迪達在美國之外的全球運動用品市場,市占率為二八%;在全球品牌運動鞋襪用品市場的市占率則為三四%,兩者皆以些微差距落後於耐吉的三一%與三八%。愛迪達在日本市場的整體聲勢在廣告行銷的帶動之下,甚至成功擊敗耐吉。

面臨這一波接著一波市場的蠶食鯨吞,耐吉也不甘示弱,直接向愛迪達長期穩定領先的足球領地宣戰,「我們的目標是要成為世界第一的(足球)品牌,」耐吉總裁查理.登森(Charlie Denson)在面對媒體時,曾如此誇下海口。

一九九四年對美國來說,是主辦世界杯足球賽的輝煌年代,對耐吉來說,也是他們反攻足球市場的關鍵起點。耐吉從當年度開始長期贊助巴西這支超級明星強隊,在羅納度、小羅納度(Ronaldinho)等明星球員的強力拉抬及各種行銷及努力之下,耐吉在足球運動用品市場的銷售成績已從當年的四千萬美元,躍升成長到近逼十五億美元大關。

在如此激烈的地盤競爭狀況下,對兩家運動用品大廠來說,今年長達一個月的世足杯大賽,不僅僅是全球足球的運動盛事,另一層面更代表了「誰才是全球運動市場第一品牌」的全民公投。決戰,在就在世足賽一役。



以社群概念出發的奇招

向來不贊助大型運動賽事的耐吉,今年仍然承襲一貫以來的游擊戰作法,由其贊助的八支國家代表隊,代表耐吉在世足賽事中亮相,並推出一系列以「Joga Bonito」(Joga Bonito來自於葡萄牙文,意義為「玩得漂亮」)為名的行銷活動,其中還包括了與Google聯手推出Joga.com足球社群網站。

想要複製MySpace.com成功經驗的耐吉,找了流量驚人的Google來異業結盟。Joga.com建置在Google稍早就已設立的Orkut.com網站(在南美洲相當走紅的手機社群網站)基礎之上,由Google提供網站的技術及維護,Nike則是負責其中吸引球迷登入的內容。

Joga.com是個以「邀請機制」為主軸的社群網站,網友必須擁有Google的gmail帳號,或由已經加入的網友寄送邀請函,始能登入。網站結合了「內容」、「社群交友」與「球星」三大部分。

使用者除了可以閱讀、觀賞由耐吉提供的明星球員(包括大、小羅納度及其他耐吉贊助的足球明星)獨家資訊及影片,還能夠經營自己的部落格、張貼自己喜愛的足球圖片、上傳影片及發表文章。在網友的橫向聯繫方面上,Joga也設計了交友機制,讓使用者依照不同的興趣或屬性組成虛擬球隊,除了可以在網路上分享足球相關心得之外,找到了球場,下了線也可以一同上場踢球。

雖然耐吉的這個動作,表面上看似與市場爭霸沒有太多關連,但卻是耐吉與核心客群進行溝通的一招絕技。Joga.com吸引的是眾多日漸仰賴數位資源進行資料蒐集的年輕男性族群,而這些族群正與耐吉鎖定的客群吻合。

耐吉全球品牌管理副總裁崔佛.愛德華(Trevor Edward)預言,以重量級廣告及重量級鞋款為主的行銷世代已經結束,他指出,「現在的年輕人都是在網路上聊天、交友,這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耐吉希望能在世足賽結束之前,吸引超過一百萬的會員。吸取這次網路社群的經營經驗,未來耐吉相繼會在籃球、田徑方面推出類似網站。

Google將可聽電視找資訊

【李寧怡╱綜合外電報導】網路搜尋引擎龍頭Google不斷推出新服務。英國廣播公司報導,Google正研發一種「大規模個人化」系統,一旦技術成熟,未來可透過家用電腦辨識使用者正在收看的電視節目,即時在網頁上呈現相關廣告、節目相關資訊,甚至為電視台提供收視數據,應用範圍廣泛。

與資料庫比對聲紋
這種「大規模個人化」系統,是利用電腦「聆聽」環境中正在播放的電視節目聲音,每5秒鐘擷取一次片段,然後與龐大的電視聲音資料庫比對聲紋,辨識出節目名稱。
接下來,系統就開始在網路上搜尋相關資訊,如果使用者正在看某部電影,電腦網頁上就可能呈現電影院或影音租售店的廣告。系統也可能引導使用者進入相關電影討論區,甚至電影中故事發生地點的地圖。Google工程師相信,未來此系統還能應用於手機或PDA。
不過,這項技術的研發過程也有不少潛在障礙。首先,系統透過電腦擷取電視聲音時,環境中的人聲交談及其他雜音可能形成干擾。此外,目前測試用的聲音資料庫僅儲存24小時的聲音,但現實世界中,全世界每天播放的電視節目量驚人,如何建立完整資料庫,並且讓系統有足夠的運算能力,在短時間內進行比對,是最大挑戰。

2006年06月17日 星期六 蘋果日報

秘密打造新霸業 Google建構全球資料中心

搜尋引擎巨人Google為了稱霸下一代網際網路,正積極打造秘密武器,但很難不讓外界察覺,因為這個武器有兩座足球場大,輕易洩露Google大舉擴張全球資料搜尋網路的雄心壯志。
【編譯湯淑君/綜合俄勒岡州達爾斯十四日電】

Google在沿著俄勒岡州與華盛頓州邊界的哥倫比亞河岸興建兩座電腦資料中心,以因應每日數十億筆的網路搜尋需求,及日益擴增的其他網路服務,包括電子郵件、影音下載和線上商務等等。

建立巨型資料中心的時機,正逢Google、微軟與雅虎(Yahoo)三強使出渾身解數,爭著當未來網路世界的霸主。微軟和雅虎已宣布,將在華盛頓州的韋納奇市和昆西市設立大型資料中心。但Google在打造全球資料中心的競賽中遙遙領先,從俄勒岡資料中心的規模可見Google的企圖心。

在坐落於俄勒岡達爾斯的資料中心上線前,Google就已完成一項壯舉,即串聯出遍布全球的電腦網路,業內人士稱為「Googleplex」。

Google資料中心的設計一直是該公司的最高機密,連資料中心的性質也保密到家。Google去年並與達爾斯市的官員簽署保密協議,嚴防消息外洩。Google資深營運副總裁侯佐(Urs Holzle)承認:「企業對自己營運的基礎設施向來敏感。」

除了這兩座建築物外,Google已獲准興建第三座資料中心。這些資料中心將容納不計其數的平價處理器與磁碟,並利用當地在網路泡沫時代遺留下來的過剩光纖網路,以及低廉的水力發電電力。這項當地人稱「02計畫」的投資案已帶動附近房價激漲40%,年底前啟用時可望在鎮上創造200個工作機會。

Google以搜尋引擎著稱,但從許多方面來看,Google正致力打造一個超級電腦網路,設法提供比競爭對手更多、更快、成本更低的資料處理服務。

【2006/06/15 經濟日報】

白天媒體使用率 網路奪冠

【栗筱雯╱綜合外電報導】您是否發現網路已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角了?根據美國前天發布的1項研究結果顯示,網路是民眾白天使用率最高的媒體,在家居生活中使用率僅次於電視,上班時間使用率則勇奪第1。


家居活動 電視排第一
美國線上出版協會(Online Publishers Association)委託印第安那州波爾州立大學(Ball State University)調查電視、報紙、網路、廣播、雜誌5種媒體使用率,受測者分18至34歲、35至49歲、50歲以上男女共6個群體。
結果顯示,電視仍扮演重要角色,網路則是男女老少上班時間的首選,以18至34歲女性為使用率最高。若以家居活動論,電視居冠,網路超越廣播排名第2。若以時段論,上午8至11時使用率最高的是報紙,下午2至5時是網路使用高峰,上班或居家受測者都有4成上網,入夜後看電視的人最多。
過去10年網路勃興,威脅報業生存。不過美國新聞業協會上周五發布消息,2006年第1季報紙網路版廣告業績頗佳,成長幅度超過印刷版報紙廣告的100倍,這似乎也預告實體報紙未來將更強化網路服務,以爭取更多廣告業績。


網路成媒體使用率第1名
◎上班時間使用率最高,居家時段使用率僅次於電視
◎白天使用率最高
◎最常與其他媒體同時使用,並助長其他媒體使用率
◎頻繁使用網路者年平均零售消費額26450美元(逾85萬台幣),比經常看電視者(年平均68.7萬台幣)高出許多
資料來源:
www.online-publishers.org、www.marketingvox.com
2006年06月08日 星期四 蘋果日報

賣爛電腦 遭網路私刑 私房色情照曝光 近270萬人次瀏覽

【蔡佳慧╱綜合外電報導】英國一名大四學生從eBay買到一台壞掉的二手筆記型電腦,賣家推託不肯退貨,他修好電腦後,發現硬碟裡存有很多賣家隱私照片,包括大批色情照,於是以賣家名義開設部落格,公開惡質交易始末,還把這些尷尬照片上網。該部落格短短9天吸引269萬人次點閱,讓這名惡質賣家陷入「活生生的地獄」。

被英國媒體冠上「eBay復仇者」名號的23歲湯瑪斯索爾(Thomas Sawyer),去年底在eBay以約2.2萬台幣購買二手筆記型電腦,結果收到的電腦根本是壞的,規格也不符。他要求退貨,但賣家阿米爾托夫薩森(Amir Tofangsazan)卻稱已搬往杜拜,相應不理。


「害怕名譽全毀」
湯瑪斯自費修復電腦後,發現裡面有大批令人尷尬的照片和資料,於是著手復仇大計:以阿米爾名義開設部落格「我的爛筆電在eBay賣掉了」。部落格以第一人稱說:「嗨,我叫做阿米爾托夫薩森,今年19歲,不過我喜歡超齡假裝自己是大商人,實際上我卻沒有那麼精明。」
部落格上的「阿米爾」接著詳述詐騙交易過程,穿插著他打赤膊、睡覺、親女孩的照片,還有一堆不知名親友照片,更精采的是珍藏在硬碟內的色情網照也被放上網,還有據稱數量「高達90張」以手機拍攝的地鐵女性腳部照片。
這個部落格5月上網後立即爆紅,湯瑪斯還在eBay上標售部落格上的廣告位置,截至昨天為止,點閱率已高達269萬人次。
照片和資料被公開的阿米爾一夜之間成為網路說長道短的主角,他的親友抱怨連連。他堅稱與色情網照和女性腿部照片無關,「我真是震驚,我害怕名譽全毀。筆記型電腦根本沒有壞,還可以用。過去幾天有如噩夢,有些朋友看到了網站,我老爸也震怒。」


民事糾紛未觸法
湯瑪斯則說,這些照片之所以仍留在硬碟,足以證明電腦出售時早已壞掉。他也提出「停戰」提議,阿米爾若願意退款並道歉,他將撤下部落格。
英國警方針對「濫用公共電子通訊網路」指控調查,但坦言「這屬民事糾紛,沒逮捕任何人」。專精媒體事務的律師指稱,若網上所言屬實,就不涉及誹謗,且賣家是自願寄出電腦,資訊才會出現在公領域。



網路復仇事件簿
2005/11 阿米爾透過eBay賣出筆記型電腦。
2006/01 買家湯瑪斯收到電腦後,發現根本無法運作,且實際配備內容與說明不符合,要求阿米爾退款遭拒
2006/05 湯瑪斯修復電腦後,以阿米爾名義開啟「我的爛筆電在eBay賣掉了」部落格,公開交易過程和電腦內的照片和資料,網站立即走紅,讓阿米爾丟臉至極。
色情畫面:阿米爾珍藏於電腦中的色情圖片,有部分與戀腳癖有關。網路照片
地鐵女腿:部落格指稱阿米爾收藏了90張地鐵內女性腿部的照片。網路照片
塗鴉照片:阿米爾把朋友的照片亂塗鴉。網路照片
猛男曝光:阿米爾男性友人的生活照也被公開在部落格上。網路照片
牽累友人:部落格也包含其女性友人的搞笑照片。網路照片
2006/05/29 警方接獲報案,針對此案展開調查。
2006/05/31 湯瑪斯表示,若阿米爾肯道歉並退款,願意拿掉網站。但是阿米爾拒絕。
2006/06/01 湯瑪斯以「網路上最受歡迎網站」名義,在eBay上開放該部落格的廣告競標。
網友搞笑,把阿米爾的照片移花接木(後),嘲笑他對於腳部的迷戀。網路照片
部落格網址:http://amirtofangsazan.blogspot.com/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2006年06月03日 星期六 蘋果日報

取個好網名 年收台幣500萬

【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搶得先機提早佔個好網域名字,每年坐收500萬台幣不是空談。《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指出,空殼網站獲利模式再度進化,靠著如「flashgames.com」這類熱門網域名,不用聘雇員工、不必投資研發行銷、甚至不賣任何產品,靠著網路搜尋廣告,每年也能坐收15萬美元(台幣480萬元)以上廣告佣金。


全靠搜尋流量獲利
這種空殼網站賺錢的方式和以往不同。在網路熱潮初期,許多網路業者靠著搶佔與知名品牌或企業相同的網域,然後賣斷給商標持有廠商的方式,快速大賺一票;如今只在網站上列出從搜尋引擎找到與網域名相關的搜尋結果,然後分享付費搜尋廣告營收。
目前這種獲利模式已引起許多大型網路公司注意,投資開發。如My Space.com前董事長羅森布拉特(Richard Rosenblatt)即籌措1.2億美元創投基金,創建Demand Media新公司,全力收購多達15萬個網域名稱,並持續增加中。
www.flashgames.com網站流量每月高達24萬人次,訪客大都是想尋找網路遊戲,靠著把他們導向搜尋引擎業者的搜尋結果,Demand Media大做無本生意。不過,未來他仍考慮以低成本為空殼網站增添一些內容,以強化經營結構。
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羅韓(Jordan Rohan)估計,這種新興網路產業每年至少創造約6億美元(台幣192億元)營收,佔搜尋廣告5~10%,3年內規模還可能倍增為12億美元(台幣38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