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08, 2007

你,Web 2.0的球員兼裁判

【經濟日報╱記者 何佩儒、高蘭馨】 2007.06.08

很多人搞不懂什麼是Web 2.0,想想慈濟人的自發性服務、民眾主動打電話到警廣提供路況,這種由民眾自發、分享的力量,就是Web 2.0最重要的精神,也是Web 2.0網站持續營運的活水。

這種自發與集體創作力量,讓所有網友只要手上有照相手機,或是數位相機、數位錄影機,就可以將身邊的新聞記錄下來,上傳到自己的部落格,或是影音分享網站,公民媒體因而崛起。

自發的力量,透過社群的討論,網友不再只看到廠商幾近完美的廣告辭,往往要聽使用者的經驗及建議,甚至線上討論一下,才會下單購買。

在美國,許多新世代的網路青年,早上起來會先到Flickr網站看看和女朋友的約會相片,到了學校,上Google和Wikipedia查參考資料,順便到MySpace去找朋友請教功課。

晚上回到家,先上網看看有沒有電子郵件,再用Skype和好友哈拉。甚至也不再風迷電視節目,反而專情到YouTube看幾支影音短片,順便把上周末棒球賽的精采影音片段上傳,並通知死黨上去觀賞。

看電子報,資訊太多,還是到digg.com去看有那些熱門的科技新聞報導。

在浩瀚的網路世界裡,有那些新網站比較受歡迎,就到del.icio.us去看看。睡覺前,上去女朋友的部落格(blog)看看有沒有精彩的心情故事,並留幾句話做回應,接著在自己的部落格寫下王建民新的球季獲第五勝的心情。

Flickr、digg、MySpace、del.icio.us、YouTube、Wikipedia,都是典型的web 2.0網站。這些網站陸續中文化後,台灣的網民,每天必造訪無名小站、YouTube 、Wikipedia或Google。

素有趨勢大師美稱的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說,過去民眾看到的是大組織、大企業的力量,如政府與企業集團,所產生的力量很大。但是現在,個人因為有了大量連結的工具(網路),可以變成巨大的個人,也就是一個超級個人(super individual)。

Google、Yahoo!等大型網站也亟思在web 2.0的獲利之道,包括Google推出讓網友可分享獲利的AdSense的模式,併購網路廣告服務商DoubleClick;Yahoo!也有新廣告模式的巴拿馬計畫,也併購線上廣告交換商Right Media。

Web 2.0網站試圖從社群的力量,延伸到小眾媒體的精準式行銷,讓廣告主可以到達目標消費群,網友也能分享到利潤。

另一方面,許多Web 2.0網站的創業門檻降低,不只是MySpace或是YouTube,其他Web 2.0的公司也都等著待價而沽。至於在Web 1.0的主流網站,更積極併購或推出Web 2.0的服務,力求再創營運高峰。

這一場Web 2.0的競賽到底誰勝誰負,仍在未定之天,原因是,勝負掌握在網民大眾的手上。

【2007/06/08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